下载此文档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制作者: 张慧
学号:20111101362
本篇引语
本篇主要讲的是忧患意识,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评析】
治国以德,教民以礼。
礼仪是治国的根本,战争是迫于无奈的举措。孙子说:“兵者,凶器也,征伐之事,不可不慎也。”礼仪举,盛德修,民富国强,则近者悦而远者来,何用征伐?
卫灵公不休政德,却怀有征伐的野心,实自不量力,其国势必然面临危机。
【评析】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
(1)愠:音yùn,怒,怨恨。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评析】
君子固穷。
自古以来,圣贤皆出贫困。贫困检验人品,历艰难困顿而后知有君子。因此,南朝鲍照愤激地说:“自古圣贤尽贫贱”。苏轼也感叹“人生识字忧患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谓人生易逝,坎坷不平,没有谁能够保持永远的幸运。不论得意于河东,还是漂零于河西,能够固守做人的原则,是值得敬佩的。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评析】
政贵有恒。为政贵在坚持始终。做人也在于谨守初衷。大凡人生只要能够成就一件事业,就已经足够。重要的是要有“一以贯之”的坚守精神,平庸与伟大的分水岭并非别的,就在于“一以贯之”的坚持。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860 KB
  • 时间2018-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