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年有几百万人自助游黄山,并发表游记,图片,摄影,视频等等。可是,黄山最早的自助游攻略,已经有400年历史了,你们知道是谁的写的么?
答案:明代徐霞客!
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临近的游齐云山后开始游览黄山。时间应该在腊月。因为他的日记中提到如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等。而且由于这次游历黄山,时为冬季,没有登临天都莲花,这也导致徐霞客在2年后即在公元1618年再次到黄山自助游,而且不畏艰难爬山了天都峰。这第二篇黄山自助游攻略,文笔优美,被收录到中学课本中。
现今黄山风景区在温泉景区的小补桥头立了一尊徐霞客坐像,以纪念他,并立碑介绍他的生平。
立于小补桥头的徐霞客石像 抱一摄于2012年11月
徐霞客于公元1616年第一次游黄山,从初二到十一去绩溪,累计在黄山风景区游历了9天,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前往的没有记载,但想想400年前,估计也只有徒步而已。第一天,他走了60里路,住宿在高桥,高桥现在是什么地方已不可考。
追溯他第一次去黄山的路线,应该从宏村最后沿现在的S103最后到汤口,再到黄山温泉的祥符寺的。给他带路的是一个砍柴的农夫,也不知道他付导游费没有。
他到祥符寺当天即经现存断桥小补桥去了对岸的汤泉泡了温泉,还在日记中说水有香气。...
下面附的是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原文,大家慢慢消化,也欢迎大家与抱一切磋。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duō拾取。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曰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且没趾。五里,抵祥符寺。汤泉即黄山温泉,又名朱砂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汤池。池前临溪,后倚壁,三面石甃,上环石如桥。汤深三尺,时凝寒未解,面汤气郁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以汤口、焦村孔道,浴者太杂遝tà即杂乱出。浴毕,返寺。僧挥印引登莲花庵,蹑雪循涧以上。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龙潭;再上而停涵石间者,曰丹井。井旁有石突起,曰“药臼”,曰“药铫”diào即小铁锅。宛转随溪,群峰环耸,木石掩映。
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为。遂返寺宿。
初四日兀wù坐枯坐听雪溜竟日。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
黄山自助游攻略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