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说话——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心得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
相信教育者的话语有着强大无比的力量。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只有当话语里蕴藏着追求道德理想种子的时候,话语才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普遍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在教育学生时假若进行一番高谈阔论,讲一些大道理,一味强调灌输和说教,老师说的口干舌燥,学生却觉得平淡无味,甚至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不能触动他们心灵伸深处,过不了多久又会犯同样的错误。若对其大动肝火,怒斥一顿,最多仅一时之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什么才是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易为学生接受的、有效德育教育方式呢?我认为,改变与学生的谈话方式,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正如书中序言所说: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学生与故事有着一种融合感,故事对学生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绚丽斑斓、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不仅能带给学生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而且也能带给学生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故事是一种语言,故事是一种情感,故事是一种绘声绘色的表演,用讲故事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事小学教育这些年,对孩子们那种发自内心的爱让我越来越喜欢他们,于是,在孩子们的身上我就发现了很多很多一闪即逝或者很容易被忽略的小故事能折射出真善美的小故事。
在很多看似常规的一些公文式的演讲或者讲话中,如果能加入两三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来源于记忆,有的来源于当下学习生活中的真实的故事,那么,孩子们都会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故事带给孩子们更久远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温暖、感动、启发、善良、责任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是一片纯土,讲故事能在这片净土里播下
《用故事说话——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