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5(更新)【百姓家史】过年的记忆:贫困的年味.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百姓家史】过年的记忆:贫困的年味
majiyu24563 于 2014/1/23 22:28:17 发布在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贫穷的年味——年少时代的春节
盼年与忙年
那大概是公共食堂解散,国家处于“恢复、调整”的时期。毛泽东暂时“二线”,刘少奇主持工作,纠正“共产风”。“恢复、调整”,“自留地”、“自留园”、“自由市场”,政治运动也暂时消停了一些,使得萧条得可怖的社会有了一点生气。虽然离吃饱、吃好还差得很远,但是只要摆脱了被饿死的威胁,他们脸上就会露出
冬至过后,在严寒的冬日里,孩子们开始“盼年”了,他们数算着还有多少天过年。在那个漫长的岁月里,孩子们总是盼年,因为只有过年才有可能吃顿面,吃顿饺子;过年才有可能穿新衣服。平时一点白面见不到,生产队分一点小麦,到过年时,磨一点面粉,勉强够吃一顿饺子。孩子们真是馋啊!但是,越是期盼,年的脚步越是慢。进入腊月,离年越来越近了,我就一天一天地数。
年不仅来得缓慢,而且来得艰难。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年”。那时面粉的加工全部靠人工。母亲把从水中捞出的小麦摊在席子上,用干净的布块一遍又一遍地抹小麦。之后,等小麦晾得恰到好处时(太湿太干都不好),我们就把小麦弄到“烧饼炉”叔家去磨面。“烧饼炉”叔姓李,他家过去曾做过烧饼生意,是少数有磨坊的人家之一。每到这时,磨面就要排队。磨坊在一间四面透风的棚子里。我家到达时,郑大婶刚开始磨,我们就把小麦放下排号。然后,就帮助郑大婶家推磨。石磨很重,三个人推很累,四、五个人推就比较轻。因此,需要大家互相帮助。再者,推磨可以使身体暖和一些,站在那儿等很冷的。磨出的面粉还要用面箩箩,经过箩后,把箩出的麦麸再放到磨里磨。箩面的都是家庭主妇,箩完面后,她们就都变成了白毛女。一般情况下,要磨三遍。第一遍面粉是最好的,和第二遍的一起用来包水饺,第三遍的就是黑色的粗面,用来蒸馒头或烙煎饼。所以,尽管磨的面不多,每户人家要用不少时间。一步步地推着沉重的大石磨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转,不仅累人,而且乏味。我年龄小,就把磨棍放在胸口上边推,一边用力地一步步向前走,一边在心里“一、二、三、四……”地点数,数着数着数错了,就从头再来。一会儿,就累了。突然,我想:“要是有一种能推磨的机器就好了!”接下来,我想象着机器的样子:机器放在磨道以外,从上边伸出一个粗的棍子,棍子弯下来,接在石磨顶上的外环,机器转动时,就带动石磨转。想着,想着,有点迷惑了,忽然磨棍掉了下了——我打盹了,赶快放好磨棍,又跟上去。又过了一会,李大伯家的两个女儿来排号了。其中一个接替了我,我出了磨坊,跑到街上,加入了疯跑的男孩队伍。
总算磨完面了,接下来,要磨“煎饼糊”。磨煎饼糊用自家的石磨就行了。据说,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以前不能动磨,所以过年要多准备煎饼,推磨就成了一个重要任务。最累的还是母亲,首先,她要把地瓜干泡好,然后切碎,再和小麦、玉米一类的粮食掺在一起(年景好一些时,能够做一些纯小麦的煎饼)。做煎饼的原料准备好了,我和母亲、姐姐又开始绕着磨道转动。煎饼糊磨好了,我解放了,母亲又坐在灶房里一张一张的烙煎饼。好几个小时以后,母亲才把我们磨的糊子烙完。这一拨煎饼不够过年吃的,晚上,母亲又为下一拨煎饼做准备。明天,我们又得重复今天的劳动。好在我家人口不太多,过年的煎饼三天以后终于准备好了。
赶年集
 “年来到,年来

2015(更新)【百姓家史】过年的记忆:贫困的年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vip_130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