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现状调查
富民概况:
富民县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会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公里,自古为川藏、滇北入滇中重镇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锁钥”之称。 富民,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一年两熟,以水稻为主,自食有余,故称“富民县”。古乃益州郡属地。境内群山环绕,河山纵横,螳螂川蜿流其间,山奇水秀,人杰地灵,人文自然景观异彩纷呈,其地处滇中北部,交通便捷,108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全县拥有土地面积993平方公里,是昆明市郊县。东与嵩明、寻甸相邻,北与禄劝山水相连,西与禄丰、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盆地山岭相间,%。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坝少。最高海拔为2817米,最低海拔为1455米,高差达1362米。主要山岭有玉屏山、望海山、老青山、大青山、尖山、大黑山等。主要河流有螳螂川、龙泉河、大营河、木板河等。气候为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无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时,太阳辐射值为10746—123830卡/cm2,,,相对湿度72%。土壤由棕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四类土壤组成,%、%、%、%,分7个亚属16个土属25个土种。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县,属中庆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属云南府,民国时期直属云南省。1950年武定专署辖之,1953年随武定专署并归楚雄州,1958年划归昆明市辖。自建县至今已有700余年,在这块地沃物丰,民风纯朴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25个少数民族。2003年底全县辖2镇7乡73个村委会,562个自然村,,其中少数民族18456人,。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秦臧县,属益州郡,富民一带属秦臧县辖地。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东晋时改建宁郡为晋宁郡,仍辖秦臧县。晋设宁州,秦臧县属建宁郡,南朝属宁州晋宁郡。唐初属昆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富民地方置利浪驿。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西宁地改称黎州,称富民坝子为黎瀼甸。宋为大理国拓东节度所辖。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置黎瀼千户所,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建富民县,属中庆路。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正月,改中庆路为云南府,富民县属之。清沿明制。民国初年属滇中道,后废道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武定专署,1953年随武定专署并归楚雄州,1958年划归昆明市。务,给众多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自建县以来,县城屡有变迁。建县时,县城设今旧县村。明朝万历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后因水患,于万历十年(1582)迁至土主峰三里许(今旧城村),因饮水不便,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仍将县城迁还螳螂川北岸旧址,垒土为垣,取名永定。县城永定镇距昆明23公里,交通便利,昆禄二级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齐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螳螂川水穿城而过,把县城一分为二,景优市繁是省内少有的江城古镇。
富民县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烤烟、油菜、板栗、药材等粮经作物。生态环境优良,先后被列为省市生猪、禽蛋、板栗、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基地。境内有丰富的水利和矿产资源,,钛、铝土、硝盐储量居全国前列,开发前景广阔。县域工业已形成钛白粉、磷盐化工、电力、冶金、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群体,一批县乡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2004年,;;财政收入9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4元。 当你循着幽幽的果香,轻轻撩开富民的面纱,她会用朴实的语言,向你娓娓诉说着一个都市后花园的烂漫,在这里,满园的春色任你捕捉、惬意的心情时刻飞翔!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富民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伽峰生态园,位于富民县城西北,距昆明26公里,整个园区12平方公里,植被茂密,景色壮观,有泰山的雄奇、黄山的秀美、香格里拉的神奇。园区气候宜人,四季花枝不断,春来杜鹃怒放,如皑皑白雪。夏日草甸花黄,似金毯接天。秋日树分五色,层林尽染。冬至山茶报春,雾锁花红。2001年建成的伽峰山乡村营地是伽峰生态园园区接待的大本营,功能设施齐备,规模宏大,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会议接待于一体,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高质量的星级服。
一、自然环境调查
1、降水
2006年5月13日雨量通报
2006年5月13日开始,富民县受静止锋及西南暧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富民县出现中至大雨的天气过程,,2006年5月14日早8
富民观光采摘园园林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