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津医大病理学题库.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名词解释
1. 糜烂(erosion)     2. 溃疡(ulcer)      3. 窦道(sinus)
4. 瘘管(fistula)      5. 空洞(cavity)     6.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7.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     8.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rcrosis)    9. 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          10. 坏疽(gangrene)     11.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   12. 病理性色素沉积(pathologic pigmentation)   13. 粘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14.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   15. 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     16. 干酪样坏死(caseation)   17. 凋亡(apoptosis)      18. Mallory’s body      19. Russell’s body     20. anization)     21. 化生(metaplasia)
1. 皮肤、粘膜浅表性缺损。
2. 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常伴炎症。
3. 由于坏死、炎症等形成的开口于皮肤、粘膜表面的深在盲管。
4. 由坏死、炎症等形成的两端(皮肤、粘膜、内脏腔道等)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
5. 内脏中坏死组织溶解排出后残留的空腔。
6. 代谢障碍致细胞质内中性脂肪蓄积,多见于肝、肾等实质细胞。
7. 坏死细胞的蛋白质凝固,还保持其轮廓残影。
8. 坏死组织呈细丝、颗粒装的红染的纤维素(纤维蛋白)样,聚集呈片状。常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和恶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
9. 由于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多发性钙化。
10. 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继发腐败菌感染。
11. 间质内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显示淀粉呈色反应的变性。
12. 色素在细胞内、外异常蓄积。
13. 间质内粘多糖和蛋白质蓄积导致粘液样外观的病变。
14. 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
15. 继发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内的钙化。
16. 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坏死组织崩解彻底,质松软,色微黄,似干奶酪状,镜下为一片无结构嗜酸性颗粒状物。
17. 体内细胞在正常生理环境和不良刺激影响下发生的非自溶性、非炎症性死亡,多累及少数细胞,形成凋亡小体,后者内吞噬、降解。
18. 位于肝细胞胞质,均质,红染,由细胞角蛋白中间丝聚集而成,尤见于酒精中毒时。
19. 见于浆细胞胞质,伊红色均质,是蓄积的免疫球蛋白。
20. 坏死组织为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取代,形成纤维瘢痕的过程。
四、问答题
1. 举例说明萎缩的原因和种类。
2. 介绍实质细胞变性和间质变性。
3. 举例说明各种类型的化生及其生物学意义。
4. 简述各类变性的形态变化。

1. 萎缩分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大类。生理性萎缩包括老年性、神经性和内分泌性。病理性萎缩包括:①营养不良性萎缩:慢性消耗性疾病和肿瘤病人的恶病质内脏萎缩,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相应脑组织缺血和脑萎缩。②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引起肾实质萎缩,胆囊充满结石导致胆囊壁萎缩。③废用性萎缩:肢体少动导致相应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④去神经性萎缩:神经受损引起相应肌肉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引起靶器官(肾上腺、甲状腺、性腺)萎缩。
上述萎缩的机制、分类可以归纳为一点,即实质细胞缺少足够的刺激——营养、内分泌、神经、运动刺激等,以致组织细胞废用,造成萎缩。
2. 变性种类甚多,其共同特点为:发生与代谢有关,可逆性,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量,功能障碍。按这些积聚物质的部位不同,有细胞内和细胞外(间质)两大类。前者如细胞水肿、脂肪变、细胞内玻璃样变、细胞内病理性色素沉着,肾、肺、胃等一些细胞内钙盐沉积等;后者包括间质和细动脉壁的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以及病理性色素或钙盐再间质内沉积等。各种变性都可能对机体造成损伤,其影响程度与所在部位、累及范围、与全身性代谢障碍的关系,以及持续时间、消失情况等有关。
3. 化生的类型包括:鳞状上皮化生(由柱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肠上皮化生(由胃粘膜腺上皮化生为肠上皮), 骨化生或软骨化生(纤维组织化生为骨组织或软骨组织)等。化生的生物学意义包括:①适应:鳞状上皮更能抵御刺激;②削弱自净机制: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

天津医大病理学题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