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董赟-脑卒中康复进展最新2017.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脑卒中康复进展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董赟主任医师
引言
19世纪创立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定位学说:
脑的某一部分具有一定功能,该部分损害即发生
特定的障碍。损害脑的组织不能再生,因此所丧
失的功能就不能恢复。该学说对临床的意义:有
助定位诊断,轻视治疗。
神经康复的发展,扭转了神经系统损伤后“不
可恢复”和“无所作为”的宿命论观点,为神经
系统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开创了循证医学的新局面。
一、关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理论的进展
神经生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
展到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的重组。





形成机制促进因素
(1)远隔功能抑制消失论(1)主动依赖性
(2)替代论与脑功能再组
(2)使用依赖性
(3)突触调整机制
(4)发芽(芽生) (3)时间依赖性
研究手段(4)强度依赖性
(1)实验神经生物学
(5)技巧依赖性
(2)神经电生理
(3)功能神经影像学(6)刺激丰富性
(4)分子神经生物学

随意运动的皮层支配关系现可在屏幕上
直接地被观察到
1、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
2、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
3、脑磁图(MEG)
直接地看到大脑的功能活动区。而大脑
的诱发电位和非线形脑电图等技术使我们
有可能分析毫秒级的大脑电活动。

过去认为痉挛是脊髓、神经元、肌梭和梭内肌
过度活跃导致。控制痉挛的方法主要集中在神经
生理学方法上。如持续性的牵拉痉挛肌、减少快
速牵拉痉挛肌、冰水持续降低痉挛肌肌梭部位温
度、减少对痉挛肌的快速冷刺激、抑制联合反应
和共同运动的强化等。
近年来神经药理学的发展→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产生的痉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
上、下运动神经元、神经元GABA-B受体、神经
干、神经肌肉接点、肌肉等不同的解剖部位,有
着十分复杂的机制。
抗痉挛体系
(如妙纳)
-B受体的处理(如口
服巴氯芬、巴氯芬泵)
(如神经阻滞)
(如牵拉痉挛肌)
(腱延长术、腱切断术)
(注射肉毒毒素)


目前在神经生物学和基础实验室的研究中,
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集中在细胞的分离、
植入细胞的存活、分化的条件、调控的因
子以及移植后形态学的改变等方面。现在
观察到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部分存活并有突
触形成,但是至今仍没有解决移植后的神
经功能的恢复问题。
二、关于脑卒中偏瘫康复评定的进展
从单纯的身体水平评定发展为身体—活动—
参与3个水平的评定。从残损、残疾、残障分类
(ICIDH)为指导的康复评定方法发展到功能、残
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指导的康复评定方法上来。
在具体的康复评定中,使用一种的量表,如Fugl-Meyer量表、
MAS量表(焦虑量表)等,在研究脑卒中偏瘫
的功能后果时可能会更好一些。
三、关于脑卒中偏瘫康复原则的进展
1. 确定恰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 及早开始的康复处理
3. 临床性康复
4. 预防性康复
5. 主动性康复
6. 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和程序
7. 康复后果的实践、时间、剂量依赖性
8. 注意多种功能障碍的共存
9. 达到身体-活动-参与三个水平的全面康复

董赟-脑卒中康复进展最新201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403 KB
  • 时间2018-01-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