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审计报告
第一节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审计报告概述
第三节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
(一)审计差异调整表
会计处理与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一致
核算差异—调表
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未调整的不符事项
会计分录
调整分录汇总表
未调整事项汇总表
重分类分录汇总表
重分类差异—调表
确定建议调整和重分类事项,书面征求意见
被审计单位
采纳
拒调
书面确认
分析是否在报告中反映
(二)试算平衡表
报表项目
未审余额
调整或重分类
审定余额
借
贷
借
贷
借
贷
勾稽关系
项目
未审数
调整
重分类
审定数
项目
未审数
调整
重分类
审定数
借
贷
借
贷
借
贷
借
贷
资产
负债
权益
合计
A
a1
a2
b1
b2
B
合计
A
a3
a4
b3
b4
B
二、获取管理层声明
1. 作用
—会计责任
—审计证据
证明力差:特殊情形下才使用
补充证据验证声明
不能替代其他证据
2. 形式与内容
—口头
—书面:管理层声明书、确认函、会议纪要或财务报表副本
:通常与审计报告日一致
4. 拒绝声明:出具保留或者无法表示意见
三、执行分析程序
终结阶段用作总体复核
四、评价审计结果
五、与治理层沟通
目的:责任了解、及时告知、共享信息。
内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
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六、形成审计意见
对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考虑
七、完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第二节审计报告概述
一、审计报告的含义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二、审计报告的作用
鉴证、保护、证明
三、审计报告与会计报表的关系
区别:标题、编制者、责任、依据、签署日期、内容
联系:相互依存、对外报送、法律规范、格式固定
四、审计报告的种类
(一)按照格式和措词的规范性
标准—无保留意见
非标
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
非无
保留意见
否定意见
无法表示意见
审计报告
四、审计报告的种类
(二)按审计报告的使用目的
公布目的、非公布目的
(三)按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
简式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
审计学审计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