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路面质量控制办法
一、目的
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是公路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为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使本项目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路面坚实、耐久、平整、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沥青混合料面层。
三、工作程序
路面基层处理:
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对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对有松散、坑槽或平整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基层,要在路面施工前用沥青混合料进行修补处理。
:
试验室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协同保障部对配合比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选择,并委托检测公司进行检测。原材料检验合格后,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作。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逐步确定沥青混合料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
(1)目标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及所处的结构层位等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按规范确定矿料级配范围,确定沥青的种类,然后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掺配的矿料级配应符合规范规定,并应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
(2)生产配合比设计
根据目标配合比,在沥青拌合站试拌并取样筛分检查各档集料比例,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平衡,满足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以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为基准,%后的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选定最佳沥青用量后,还需要对配合比的高温稳定性(车辙试验)、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渗水系数等指标进行检验。
(3)生产配合比验证
采用生产配合比试拌、试铺试验段,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铺筑后钻芯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由此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是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矿料级配中,级配曲线不得有太多的锯齿形交错,~“驼峰”。、、。
(4)铺设试验段
铺设试验段的目的在于:检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计划投入设备的可靠性,优化施工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检验选用的材料及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验证生产配合比,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及摊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的合适长度和一次摊铺的合理厚度;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或工艺。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和数量。
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的品质密切相关。在有了适宜的试验配合比后,控制进场原材料的品质至关重要。沥青混合料所用的沥青、粗细集料、填料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进场的矿料粒径与配合比设计的粒径等指标都必须保持一致,其矿料的品质也不能改变。要求保障部材料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试验人员与材料人员要密切配合,随时进行抽样试验,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
:
储存沥青的罐体要求密闭性能良好;具有热循环系统;必须具有外循环系统;自身的内循环系统(搅拌装置)。储存时间:普通、改性沥青常温/低温储存时间规范无明确说明,一般来讲普通沥青不超过6个月,改性沥青不超过3个月;普通沥青高温存放(130℃-150℃)不超过10天,改性沥青(150℃-160℃)存放不超过7天。
:
检测频率:按照保障部提供的进场材料通知单对进场沥青,每车都要取样检测。
检测指标:老化前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老化后的针入度、延度。对于改性沥青,必要时还要对其弹性恢复及运动粘度进行检测。
:
集料的规格衡量集料质量的技术指标有石料压碎值、洛杉矶磨耗损失、视密度、吸水率、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等料源性指标,以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软石含量等加工性指标。集料的料源性指标与料场石质有关,与加工方式相关性较小。而加工性指标与加工质量及加工过程有关。在集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重点控制。
:
破碎机筛孔对生产集料级配的变异性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为减小集料级配的变异性,应将控制集料级配的关键筛孔设定为破碎机的受控筛孔,这样集料的级配就比较稳定。,,所以19mm、。
: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