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专业委员会
通信电源系统设计技术
本课程内容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通信电源系统总述
第三章
电力室电源设备
第四章
电池室电源设备
第五章
高低压配电室电源设备
第六章
油机室电源设备
第七章
接入网点及模块局电源设备
第八章
电力电缆及电力线
第九章
通信电源接地系统
第十章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
第十一章
通信电源系统设计其他要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交流电
基础知识
其中:U线= 3U相 I线= 3I相
A 相
B 相
C 相
交流工作地
380V
380V
380V
220V
220V
220V
零线
(黄)
(绿)
(红)
(紫、黑色)
三相/单相
~380V/220V
额定电压
50周/秒正弦波
50HZ
额定频率
P交=U线I线(VA)=3V相I相(VA)=3× 2/2 U相I相(W)
额定功率
二、直流电
常用额定电压
-48V、-24V
额定功率
P直=UI(W)
接地方式
正极接地
负极
直流工作地
48V
正极
(兰)
(红)
基础知识
三、欧姆定律
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加在该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U
R
其中: 电流 I 单位为安培(A)
电压 U 单位为伏特(V)
电阻 R 单位为欧姆(Ω)
U
R
I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四、功率
功率: P=W/t 瓦(特) W
有功功率(交流电): P=UIcosφ瓦(特) W
无功功率(交流电): Pq=UIsinφ乏 var
视在功率(交流电): Ps=UI 伏安 VA
功率(直流电): P=UI 瓦(特) W
基础知识
五、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PF)的基本定义:交流输入有功率P与视在功率Ps的比值,即
PF= P/Ps = cosφ≧(为合理值)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降低之后,带来的影响是:
1、使供电系统内的电源设备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2、增加了电力网中输电线路上的有功功率的损耗;
3、使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影响到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础知识
六、效率
效率η:是指设备的有用功率与总功率(有用功率与无用功率之和)的比值;
η= P有/( P有+ P无+P损)
为了节约电能必须提高电源设备的效率。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设备的费用。
基础知识
七、电路保护
1、保险丝:为传统的铝锡合金体,一般为民用,目前逐步被淘汰,由断路器(空气开关)所取代。
2、熔断器(保险、熔丝、熔体):当导体中通过过负荷电流或短路电流时,利用导体产生的热量使其本身熔断,从而将电流切断。熔断器由:金属熔体、支持熔体的触头和外壳组成;其安秒特性(≥1S)决定了熔断器的保护特性;常用于直流电源系统中。
3、断路器(空气开关):通过电流超过该断路器额定电流值时自动跳闸、断电(≤) ;断路器既是开关电器、又是保护电器,常用于交流电源系统中。
通信电源知识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