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2.0中国古典木结构.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Architecture Configuration
第3版 编制
建筑结构
中国古代木结构的历史地位
当场地、地基和基础经处理后,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立柱顶石,再在其上立柱、梁组成的承重木框架,并架设屋盖。结构体系的特色有:
1 本框架由非刚性的榫卯连接,具有韧性。常表现为“墙倒屋不塌”,有较好的抗震效能。
2 台基可防止地表水浸蚀结构。柱项石本身防水,可减轻承重柱根部受潮腐蚀,提高耐久性,并以此构成柱础,支承上部荷载。
3 墙体非承重,外墙仅供维护用。各式隔墙可随使用寻求任意布置,灵活性强。可适应不同气候和不同生活方式的要求,并有利于就地取材建造。
通过举折形成曲线屋面,古称“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以赞誉其防雨功能。加上出檐深远,防止雨水对柱、墙的浸蚀。另翘起的飞檐,可提供较好的采光条件。
为支撑悬挑深远的出檐,创造了“斗拱”构造。在宋、清两代,就以斗拱尺度为基本“模数”,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标准化的独特体系。斗栱是传统的抬梁式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栱是承接斗的小枋材,就其形可雕成草花或螭虎,然而因為它具有结构功能,所以通常採素面或浅雕。斗栱是由若干个栱件层层垒叠、出跳或出挑,相互搭交成既具有悬挑作用,又具有装饰效果的倒置的锥形空间支撑梁架。
我国古建筑木结构,主要有“梁架”、“穿斗”及“井干”三种,梁架结构在全国采用广泛,后两老在南方各省的民居中较多采用。
《营造法式》的核心是材份制。材指木料,《营造法式》根据截面线度将材从3寸到6寸规定为八等,各等材对应着不同规模的建筑。如规定3-5开间的殿堂和7开间的厅堂用三等材,殿内藻井和小亭榭用八等材等等。份是根据截面为矩形的方材所规定的长度单位。“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份,以十份为其厚”,这样,既规定了材与份的关系,又规定了方材的高宽比例15∶10,即3∶2。材的等份一定,份的绝对长度也就定下来了,所以说“以材为祖”。材有八等,故份有八种绝对长度。
榫卯连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1 古典木构的结构构造尺度
111
《营造法式》八等材制度
2 古典木构的结构平面尺度
11
3 古典木构的结构立面剖面尺度
1111
宋俊柱宋举折之制
3 古典木构的结构立面剖面尺度
11111
4 古典木构的结构节点连接构造
1111

斗拱的基本构造
5 古典木构的结构体系
1111

12.0中国古典木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