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一概述
髌骨是全身骨骼中最大的种子骨,在膝关节生理运动中其主要作用有三:1、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力。2、维护膝关节的稳定。3、保护股骨髁使其免于直接遭受外伤性打击。髌骨是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在大量的日常生活中,行走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行走中伸膝装置最根本的作用是拮抗重力,如髌骨一旦缺如或失常,则拮抗重力的功能必然大受影响,而且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因此髌骨发生骨折后,其治疗的根本目的不仅仅简单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而应全面恢复其正常的功能。具体要求如下:1、尽可能保留髌骨。2、充分恢复其关节面平整。3、恢复股四头肌扩张部分的横行裂伤。4、早期锻炼股四头肌。5、在可能条件下,早期练习膝关节伸屈运动,以期通过模造,使髌股关节恢复吻合。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明显膝部突然跪地或受暴力打击等外伤病史。2、症状、体征:膝部肿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可及凹陷感、骨擦感,浮髌试验(+)。3、行膝关节正侧位+斜位或髌骨轴位片、膝关节CT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三现代医学骨折分型
按骨折线走行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横断、粉碎、纵行、撕脱。
四治疗方案
1、骨折无明显移位或移位不超过2MM:无论何种类型,均可保守治疗。肿胀明显者先行关节穿刺抽出关节腔积血,再行前、后石膏外固定4-6周,期间行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4-6周后解除外固定,开始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练习。
2、骨折有明显移位、移位超过2MM,关节面不平整者,有手术指征:a、横断及撕脱性型:行膝正中纵行切口、显露骨折端及破裂的肌四头肌扩张部,复位骨折端、保持关节面平整,在髌骨上缘中外1/3及中内1/+“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用1号可吸线修补破裂的肌四头肌扩张部。术后第一天但开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为辅。b、纵行骨折型:行膝正中纵行切口,行两枚克氏针+环形钢丝或两枚拉力螺丝钉内固定,用1号可吸线修补纵行破裂的肌四头肌肌腱。术后第一天但开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为辅。c、粉碎性骨折型:行膝正中纵行切口或膝下弧形切口,行多枚克氏针+“8”字钢丝+环形钢丝内固定,用1号可吸线修补破裂的肌四头肌肌腱及扩张部。若固定可靠,术后术后第一天但开始行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必要时可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为辅;若固定不可靠,术后应加行髌骨固定套或石膏后托固定4-6周,期间行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4-6周后解除外固定,开始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练习。d、若为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以恢复伸膝装置连续性为主,可摘除游离的碎骨折块,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1号可吸收线修补髌韧带断裂处。术中若检查固定可靠,术后一天可循序渐进配合CPM机行关节被动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为主,小幅度膝关节主动屈伸功能锻炼为辅,6周后开始主动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力锻炼为主;若术中检查内固这下不可靠,术后应加行髌骨固定套或石膏后托固定6周,期间行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 6周后解除外固定,开始行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练习。e、严重粉碎性骨折
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