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_革胡子鲶项目一革胡子鲶
子项目一概述
革胡子鲶,也称埃及胡子鲶,俗称埃及塘虱(广东)、埃及塘角鱼(广西)、埃及八胡鲶(湖北等地),是一种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淡水鲶类,近年来,革胡子鲶的养殖开始盛行,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在原产地,。
它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个体大,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当年可长到3kg。
第二,适应性强,适合于各种水体饲养
第三,食性杂,饲料易得,饲养成本低
第四,肉质好,营养丰富
第五,单位产量高,效益好
子项目二革胡子鲶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革胡子鲶身体较长,前半部扁平,后半部侧扁,头大、扁宽而坚硬,吻宽钝,横裂较宽。有触须4对,上颌口角须最长。体表光滑无鳞,黏液丰富。背鳍、臀鳍均较长,胸鳍短而圆。具御敌和在陆地上支撑运动的棘。背部颜色一般为灰褐色、灰黑色或灰黄色,体侧有黑色斑点和不规则的云状斑块,腹部颜色较浅,一般呈灰白色。
二、生态习性
1、生活习性
⒉食性
3、生长
4、繁殖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革胡子鲶为水底层鱼类,除夜间、早晨、投饵时或水中缺氧时游出水面外,一般都在水体的下层活动,厌强光,喜欢栖息在阴暗处。因其鳃腔内有发达的辅助呼吸器官,因而能在低氧环境甚至污水中生活。其耐酸性也较强,,仍能正常生活。革胡子鲶不耐低温,℃以下时出现昏迷和死亡,在8~10℃时会造成冻伤,在15℃以上时可正常摄食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2~32℃,当温度高于36℃时生长又会受到影响。革胡子鲶钻泥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趋新水性,雨季常沿水流上溯,能从田埂基部洞缝处逃走,也能越过20~30厘米的障碍物逃跑。所以在藕田中饲养时一定要做好防逃工作。
食性
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仅可摄食投喂的小鱼、小虾、螺蚌、蚬、蚯蚓、黄粉虫、蝇蛆、屠宰下脚料等,也摄食饼麸饲料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革胡子鲶胃大肠短,食量大,日摄食量最大可为自身体重的15%上以,在投喂过多时常会出现因摄食过多而胀死的现象。革胡子鲶喜在傍晚及夜间摄食,在饲料缺乏时,常会发生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现象。
生长
生长特点:革胡子鲶生长速度很快,当年苗种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一般体重可达500~1000克,大的达1500克以上,若放养越冬的鱼种则可长至3000克,大的达5000克以上。进入性成熟后个体仍能生长,3年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项目二 革胡子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