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
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2年 2 月23 日主备人:
一、学习目标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流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激发学生文言文的兴趣。
,疏导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感悟古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6. 培养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
⑴理解重点词语,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⑵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之”字的理解以及对“辩曰”中现象的理解。
三、知识梳理
,知道课文的大意。
。
四、学法指导
。
。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及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⑴借助课后注解,理解课文大意。
⑵结合课文注解,自己试着翻译古文。
⑶思考讨论:谁学下棋?怎样学?结果如何?。
⑷你认为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展示汇报讨论梳理
。
。
重点指导“之”字的用法:
通国之善弈者也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一、给带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使弈秋(诲)二人弈。(huǐ huì)
2、(弗)若之(矣)。(fú fó) (yī yǐ)
二、比一比,组词。
弈( ) 奕( )
佛( ) 弗( )
惟( ) 维( )
三、解释句子的意思。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弗若之矣
。
———————————————————。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二课时预习展示课)
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2 年2 月23 日主备人:骆婉婷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根据课后注解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内容。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文言文的兴趣。
5、通过读、讲解,来理解课文大意,感悟古文的意思。
6、培养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
了解课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来解释现象。
三、知识梳理
1. 理解课文,感悟古文所要蕴含的哲理。
2. 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学法指导
。
,结合注解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 拓展交流。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及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⑴学生认真读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
⑵两小儿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⑶对两小儿所持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
。
。
。
。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基础题
一、给带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 yù)
2、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tàng tāng)
3、(孰)为(汝)多知乎?(shú shǔ)(rǔ nǚ)
二、比一比,组词。
熟( ) 孰( )
汤( ) 烫( )
沧( ) 抢( )
达标题
二、我会填空。
1、孔子东游, ( ),问其故。
2、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 ),此不为( )?”
,是因为( )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课)
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2 年2 月 24 日主备人:骆婉婷
一、学习目标
,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感受语言的优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组自学生字词语。
4、树立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组自学生字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