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的思路与实践
2008年10月18日
主要内容
一、课改的背景
二、课改的目标与具体任务
三、课改的重点与突破口
四、制定教学标准的方法与途径
五、课程理念
六、课程实施
一、课改的背景
上海城市定位和经济发展对对劳动者的素养提出新要求——要求在课程教材里得到反映
行业企业的发展引起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要求课程教材相适应
中职生源情况的变化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要求课程教材提出对策
中职的重点校建设和“开放实训中心”建设的格局已定——要求课程教材建设相配套
二、课改的目标与具体任务
1、改革的根据: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
2、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改革目标:
重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建立反映上海特点、时代特征、职教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4、具体任务:
优化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制定语文等六门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相关示范性教材,积极实施分层教学。
优化专业教学,开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50个专业教学标准,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开发20门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搭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在课改背景下发展的三个平台。
三、课改的重点和突破口
开发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教学课程框架
专业教学标准——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具体规定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
任务引领型课程——根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情景来设计的课程。
专业教学标准的界定
专业教学标准是政府规范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以及进行专业评估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专业课程标准、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教学安排和教学条件等内容。它是学校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专业和用人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的依据。
开发专业教学标准的目的
确立新的课程理念,重构新的课程框架,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规范中职的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职专业的管理
提供范例,锻炼队伍,促进学校抓质量、创特色。
四、制定教学标准的方法与途径
专业调研——人才需求、改革思路、培养目标与方向
工作任务分析——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
课程结构分析——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实训装备
课程内容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