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项目背景分析
房地产市场分析
项目地块发展模式建议及初步定位
规划布局及开发策略
方案架构
Part 1
宏观环境分析
项目属性
宏观环境分析
城市定位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就提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
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
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
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
2010年1月25日,北京市市长郭
金龙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北
京将建设世界城市。由此,建设
“世界城市”首次被写入北京市
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刘淇2010年1月表示, “世界城市”行动计划将在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分解落实。
政府态度
北京城市定位解读
北京世界城市的目标—纽约、东京、伦敦
宏观环境分析
世界城市解读
“世界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应集国际金融中心、决策控制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信息发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个方面于一体,并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同时拥有便利的交通以及发达的科技教育和优越的生活居住条件。目前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
世界城市的基本特征:雄厚的经济实力、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的流量与交易、全球影响力
宏观环境分析
北京建立世界城市的时代背景
1、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必然会导致和引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即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为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
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北京带来了三大财富:奥运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北京的和综合竞争力这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又一个条件。
3、2009年末北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标志着北京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转型期。
成功举办奥运、积极应对经济危机、抓住机遇进行经济扩张之后,北京逐渐向国际化城市靠拢
宏观环境分析
交通利好逐步提升城市等级
1、机场: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2009年超过6500万人次,成为世界第四大机场。首都第二机场现已正式落户大兴榆垡,预计2010年开工建设,2015年左右投入使用。首都第二机场一期设计旅客吞吐量约4000万人次。新建成的第二机场将分担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难以满足需求的容量负载,并做为北京地区机场运输能力的重要补充,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机场等构成中国北方航空群,优越的空运条件缩短了北京与世界城市的距离
2、轨道交通:到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将达到561公里,处于世界城市前几名的水平。由左图可以看出,北京的轨道交通有了向北京郊区扩散的趋势,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这说明北京的郊区的城市化水平将得到一定的提升,郊区将迎来二次发展时期
城市宏观环境小结
宏观环境分析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该规划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2、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的金融管理中心也是资金调控和清算中心,即北京具有发展金融业的优势条件,但目前国际化程度较为落后
3、世界城市的建设,要求北京的产业逐步向周边县市转移;卫星城市带的形成将为北京的世界城市计划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卫星城也有层次之分:
北京六环之内的通州、顺义、大兴、房山等为第一层次的卫星城;
紧挨北京六环的昌平、怀柔、燕郊、大厂、香河、廊坊、固安、涿州等称为第二层次的卫星城;
更远之的承德、保定、张家口等地可以谓之为北京的第三层次的卫星城。
燕郊
固安
通州
大兴
六环
主城区
涿州
香河
三河
平谷
廊坊
机场
顺义
七环
门头沟
宏观环境分析
世界城市的建设,要求北京的产业逐步向周边县市转移;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纽约、伦敦、东京三个;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模式都是以卫星城模式出现;发展卫星城是北京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北京辐射力的体现之一。
卫星城市带的形成将为北京的世界城市计划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项目所在大兴区如何发展,亦庄又将扮演何种角色?
中原2012年05月北京亦庄地块前期策划沟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