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影视美学批评
第一节美学通识
一什么是美学
目前的美学原理体例大致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第一,学科年轻,体例不完备,逻辑线索欠清晰。美学自1750年由德国哲学家鲍母嘉登以“Aesthetics”(本义是感性学、情感学);
第二、许多基本问题乃至关键、前提性问题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第三、无适宜教材。
美学的研究对象,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美学是研究美的”。有二亚陈述:一是“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的”;二是“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
第二,“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也有三种亚陈述:一是“主体和客体的审美关系”;二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三是“对象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形式与形式之间的审美关系。”
第三,“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
二影视美学的界定和范围
(一) 影视美学的原则
1、美学原则
电影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必须将之纳入人类的价值目标体系内来审视,即将之视作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对人的提升。它应该昭示一种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它不仅应该是现实的、个体的、功利的,更应是历史的、社会的、心灵的和精神的。
换句话说,用美学精神观照影视。
见:史可扬:《美学的精神》《学术研究》2000年第4期
2、影视学原则
(1)影视美学与影视艺术学
影视美学比影视艺术学的研究要深、要抽象,理论层次要高,后者则比前者要泛、要具体,理论层次则要低。
影视美学只研究影视中与人类审美活动有关的内容,它以美学方法为主,用美学的精神来观照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学研究影视的艺术特征和特殊表现手段、产生、发展、创造、构成以及批评和鉴赏等,由影视理论、影视批评和影视史三个主要部分,它以艺术学方法为主。
(2)影视美学与影视理论
从历史看,影视理论是伴随着影视的出现而出现和发展的,它比影视美学的历史要长;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影视美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本真和诗意在影视中的体现、以及影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地位;而影视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明显要宽泛得多,它对影视的研究也要具体和细致;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影视美学更富有哲学意味,更需调动人的理性,所追问的问题更接近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
3、实践原则
影视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工艺(技术)研究。
4、历史原则
读史使人明智。
二影视美学的逻辑体例
1、影视的本体(审美哲学)分析
是对影视的哲学性探讨,是最高层次的一种形而上的理论思考,简单地说,它主要研究影视艺术之所“是”,是对影视艺术之本原、本真的剖析。
还包括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分析,把影视艺术作为典型的审美活动,分析其蕴涵的审美意义,中心问题是研究影视艺术在人类精神生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影视审美心理研究
一般包括审美心理过程描述和心理要素分析两大部分,受众研究也包括在这部分中。
3、影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分析
影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分析将影视艺术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研究影视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影视的生产方式,包含的文化观念等,实质是影视艺术的社会学探讨。
第五节影视美学批评方法
一以美学精神观照影视
——影视美学批评的原则
影视美学批评之所以不同于艺术学、文学、社会学等批评,核心就在于它是用美学的精神观照影视,探析影视中是否或者有无美学的烛照,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厘清何谓美学精神并将之作为影视美学批评的原则。
此处的“美学”,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的生命的本真之学,是对于人类生存和生命的“求本”之学或“诗学”。
把美学定位于对人类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探询方式,是因为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而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对人类的存在来说具有根本的或说本体论意义。马克思曾揭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而人存在的二重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精神。
理想与现实构成人生存的根本矛盾,还在于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
影视的美学分析,就建立在这样的美学精神的基础之上,它要用理想之光观照影视,将影视置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超越之维,来审视其意义和价值。所谓影视美学的阐释,也就是要用美学的精神来观照电影,换句话说,就是要看一看人类的理想和生存的意义是如何在影视中得到表现或实现。所以,对美学精神的认识是影视美学批评的前提。
二影视艺术之所“是”
——影视审美哲学分析
所谓影视艺术之所“是”,就是探讨影视艺术的本性,看它在何种意义和方式上逼近对人生根本问题的解答。具体到影视艺术,就是看一看影视艺术在精神形态上表现出什么特征,它在塑造国民灵魂方面是否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从审美哲学的角度看,影视的艺术本性可以做如下检讨。
任何事物只有在符合某种要求、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并由此确定自己的本性。诚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514
影视批评方法论1、美学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