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屏幕呈现的信息研究
摘要: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多媒体呈现,这是关系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问题。以多媒体教学理论为依据,分析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屏幕上呈现的信息缺乏连贯性及逻辑性这一突出问题。对此,依靠一定的软件技术的支持以及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提高来解决。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多媒体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挥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的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学习内容更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多媒体呈现才能使学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就以多媒体教学理论为基础联系教学实际,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找出对策。
一、实现多媒体教学的主要认知理论基础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辛自强,2002),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信息要么进入短时记忆,要么消退。短时记忆是一种工作记忆,但其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只能在很短时间内存储7士2个组块。长时记忆是无限量的,信息可以以图式的形式长时间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短时记忆是在我们有意识的直接控制之下的,在学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来处理信息。但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
该理论认为(Sweller,1988),人的认知资源(主要表现为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会耗费认知资源,从而形成认知负荷。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认知负荷:外在、内在和相关认知负荷。该理论旨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对工作记忆负荷的控制,来尽量优化认知负荷,使学生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Mayer,2002)。从图示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学习过程中,人们是通过视觉与听觉两个信息接收通道,主动地选择那些会吸引他们注意的图片和文字,并将之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之后,人们会把他们与之前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按照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学生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个不同的认知通道来加工、处理输入的材料信息的。而在认知通道中,工作记忆保持、处理信息的容量有限。所以,如果输入的图片文本信息或者语言信息过量,会造成学生的认知超负荷,从而阻碍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
笔者发现,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屏幕上呈现的信息无法显示课堂学习材料的连贯性及逻辑性。
在传统课堂中,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通常都包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老师在讲解后面内容的时候,学生还可以联系之前老师讲过的部分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来促进进一步的认知加工,从而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设计合理的话,很多讲授内容也可以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但我们在课堂上更常见的情景却是多媒体页面呈现的内容是同步于老师的语音讲述的,是即时陛的。也就是说,老师要讲某一部分内容,就只会在屏幕上呈现这一部分的内容。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但就我们的教学
多媒体屏幕呈现的信息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