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2
图目录 3
表目录 1
1. 概述 1
2. 交通小区 1
3. 需求预测 2
. 交通发生与吸引预测 2
. 交通分布预测 3
. 交通方式划分 4
4. 交通规划方案及评价 4
. 方案描述 4
. 网络分析 6
5. 结语 8
6. 参考文献 8
7. 课程设计心得 9
图目录
图1:交通小区布局图 2
图2:道路网络布局图 5
图3:道路饱和度 6
图4:道路网改进图 7
表目录
表1 各小区人口分布························································2
表2 各小区人均出行率······················································2
表3 各小区人均吸引率······················································2
表4 各交通小区交通发生量和吸引量预测值····································3
表5 方式划分方案类型汇总表6:道路类型基本参数一览表·······················4
表6 道路类型基本参数一览表················································5
概述
规划对象为有100万人口的虚拟城市,城市形态为单中心集中块状,中心区城市人口50万,人口密度为1万/km2,所占面积为72km2,其它地区人口密度为1万/km2,所占面积为72km2,交通方式组成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小汽车、出租车等。本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公交优先交通发展战略下道路网平均间距为600m的城市道路网络设计问题。
交通小区
本设计将研究区域划分为36个交通小区,交通小区的布局和编号如图1所示。
图1:交通小区布局图
需求预测
交通发生与吸引预测
预测方法
采用简略的生成率法,如式(1)所示:
(1)
式中,Oi、Di分别为交通小区i的出行发生总量和出行吸引总量(次/天);xi、yi分别为交通小区i的人口数和面积;b为人均出行率(次/天/人);c为单位面积的出行吸引率(次/天/km2)。
当各小区的出行发生总量和各小区的出行吸引总量不平衡时,采用总量控制法进行平衡。
参数设定
表1:各小区人口分布(单位:万)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1
2
7
2
13
2
19
2
25
2
31
2
2
2
8
3
14
4
20
4
26
3
32
2
3
2
9
4
15
4
21
5
27
4
33
2
4
2
10
4
16
4
22
4
28
3
34
2
5
2
11
3
17
4
23
4
29
3
35
2
6
2
12
2
18
2
24
2
30
2
36
2
表2:各小区人均出行率(参数b)(单位:次/人/天)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1
7
13
19
25
31
2
8
14
20
26
32
3
9
15
21
27
33
4
10
16
22
28
34
5
11
17
23
29
35
6
12
18
24
30
36
表3:各小区人均吸引率(参数c)(单位:次/人/天)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区号
人口
1
7
13
19
25
31
2
8
14
20
26
32
3
9
15
21
27
33
4
10
16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