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与洪水
汛期与洪水 1
什么是洪水 1
洪水的主要特点 2
什么是汛期 3
什么是蓄滞洪区 4
什么是分洪与行蓄 5
洪水频率和等级是怎样规定的 5
什么是洪水
洪水的类型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泥石流和垮坝洪水、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等多种类型。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类型。
暴雨洪水: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简称雨洪。在我国它是最主要的洪水。
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山区河流沟谷中的饱含泥、石、水的液固两相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突发性特殊洪流。暴雨或(和)冰雪融水是其发生有诱因。按其固体物质构成不同可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等三类。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沟谷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堆积物;沟谷地形陡峻、比降很大,有暴雨或冰川和高山积雪强烈融化的时期;在地区方面,泥石流主要在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活动强烈,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突发性山地自然灾害。
垮坝洪水:水库垮坝和堤防决口所形成的二类洪水。这两类既与气象因素有关又与人为因素有关。
⑴、水库垮坝洪水的突发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毁灭性灾害,特别是人员伤亡。
⑵堤防决口是:由于洪水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堤防质量有问题,或者因人为设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溃决洪水。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有发生。
洪水的主要特点
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什么是汛期
江河季节性定期涨水现象称为汛。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按季节的不同,我国有四汛,即春汛、伏汛(夏汛)、秋汛、凌汛,其中伏汛和秋汛最大。通常所说的汛期主要指这两个时期。春汛是指春季在我国南方一些江河发生的明显涨水现象。如1998年3月初,在福建闽江、湖南湘江及江西赣江、抚河等发生了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北方河流因流域内冰雪融化汇流形成春汛。伏汛在我国七大江河均易发生,如1998年在长江、嫩江及松花江发生的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秋汛常在江淮流域发生,通常所说的“巴山夜雨”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内。1983年10月汉江发生的大洪水,1996年汉江、淮河发生的洪水均属于秋汛。凌汛是冬春江河水流受冰凌阻塞,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常在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和黑龙江发生。
汛期又分主汛期和前汛期、后汛期。主汛期是极易产生洪水的时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通常称为“七下八上”),全国七大江河均可能发生洪水。因此,“七下八上”常被认为是我国防汛的关键时期。
什么是蓄滞洪区
蓄滞洪区通常是指位于江河堤防背水侧、用于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和湖泊等。其中多数在历史上就是江河洪水淹没和调蓄的场所。蓄滞洪区是江河防洪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重点地区防洪安全,减轻洪水灾害的有效措施。
我国利用湖泊洼地分蓄洪水有着长远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明确指出“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囊就是蓄水的地方。在我国数千年筑堤防洪的过程中,在行洪能力不足的江河两岸低洼地区开辟蓄滞洪区,利用其调
汛期与洪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