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与循环流程图
(国民收入的核算依据或方法)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收入循环流程图: 收入≡支出
(1)两个部门、两个市场
厂商部门
家庭部门
生产要素市场
最终产品市场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租金、工资、利息、利润
最终产品和服务
家庭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一、两部门收入循环模型
成
本
支
出
要
素
收
入
假设: 一年中所有经济主体都将其收入全部花光,即没有储蓄,那么家庭的支出就恒等于收入,厂商的收入(也就是家庭的支出)也恒等于厂商的成本(也就是家庭的收入)。
以家庭部门而言,家庭部门的总收入Y完全用于消费支出C:
Y≡C ()
以厂商部门而言,厂商销售收入完全用于支付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成为厂商的成本支出。各项生产要素报酬的总和就是家庭总收入Y。所以,
厂商总收入≡家庭总收入≡Y
以商品市场上的交易而言,厂商总收入完全来自家庭的消费支出C。因此,家庭消费恒等于厂商总收入。
C ≡厂商总收入()
(2)两个部门、三个市场
假设:家庭把所有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作为储蓄(saving);
厂商不仅生产最终产品,还生产中间产品来提供给其他厂商作为生产要素。
厂商新购买的用于生产的产品称为投资(investment)。
储蓄代表资金的供给,投资代表资金的需求。
二、两部门三市场模型
厂商部门
家庭部门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租金、工资、利息、利润
最终产品和服务
家庭用于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金融市场
C
S
I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以家庭部门而言,家庭部门的总收入用于消费支出C与储蓄S,所以()修正为:
Y≡ C+ S ()
以厂商部门而言,厂商销售收入等于成本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关系仍不变,
厂商总收入≡家庭总收入≡Y
以商品市场上的交易而言,厂商总收入来自于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消费支出C)和厂商对资本品的购买(投资支出I)。而厂商总收入又等于家庭总收入,所以()式修正为
C + I ≡Y ()
由()和(),可以得到下式:
S ≡ I ()
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
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
存在如下关系恒等式:
总收入(Y) ≡消费支出( C )+投资支出( I)
≡生产要素报酬的总和
≡厂商总收入
因此,整个社会的总收入Y可以用下列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衡量:
1、以社会中不同部门的总支出C + I 来衡量。
2、以家庭部门所获得的要素总报酬来衡量。
3、以厂商部门的总产出来衡量。
(3)完整循环流程图:四个部门,三个市场
政府部门从事的经济行为:
A、向厂商采购商品与劳务。
B、向家庭征税。
C、当税收不足以支付政府支出时,在金融市场中发行债券以获得融资。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