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
1
第4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核算与管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贴现业务的核算
第四节贷款减值业务的核算
2
第一节概述
一、贷款的意义和种类
二、商业银行贷款政策
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
四、会计科目的设置
3
一、贷款的意义和种类
(一)贷款的意义
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对借款人提供的、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也是银行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
4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1、按期限划分
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5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2、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划分
信用贷款——是指凭借客户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指具有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可分为抵押、质押、保证贷款。
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即银行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6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3、按自主程度划分
自营贷款——指商业银行自主发放的贷款,贷款本息由商业银行收回,其风险由商业银行承担,自营贷款构成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部分。
委托贷款——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指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和利率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如扶贫救灾贷款。
7
4、按贷款的质量和风险程度划分
正常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8
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造成一定损失。
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后三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
(二)贷款业务的种类
9
二、商业银行贷款政策(自习72页)
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的控制(自习7页)
10
第4章 银行会计—贷款业务的核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