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树脂市场直面三重重压
2008-10-29
合成树脂在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面临着价格下降、市场受挤的严峻挑战。在10月21日结束的2008国际合成树脂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大连商品交易所等机构的专家提示,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已成定局,中国市场必然成为国际卖家争夺的焦点,这增加了我国合成树脂市场复苏的难度,需密切关注三方面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并相应地采取措施提振市场。
油价掉头向下凸现产销巨大风险
,一路深幅回调,当前已俯冲至70美元左右。合成树脂因与石油的高关联性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以PE(聚乙烯)为例,该产品已从五六月时的15000元(吨价,下同)以上一路跌至目前的9000多元。
会上,来自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代表均表示其合成树脂的库存量巨大,而且越跌越没人买,导致生产企业库存居高不下,压力陡增。贸易商代表则反映,众多树脂下游用户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纷纷毁约,不履行购买合同。而贸易商因必须履行进货合同,致使大批树脂产品砸在手中。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的合成树脂产业,首次遭遇了销售难关。
出席会议的多家国内外著名咨询分析机构一致认为,今明两年国际油价将持续回落,并将在60-80美元/桶获得支撑。他们提出,下跌的惯性可能导致油价探低至50美元/桶一线。如此剧烈的震荡让树脂产销企业不得不增强风险意识。
为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赵俊贵在会上提醒相关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动荡、国际油价波动的复杂局面,应学会关注和利用期货市场这个工具规避风险、锁定利润。他认为,不断探索石油和化工产业与现货、期货市场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对提高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及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介绍,该交易所上市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至今才一年多,发展态势就已好于国际市场,市场流动性不断提升,现货企业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市场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得到初步发挥。他透露,大商所目前正在积极准备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等其他树脂期货品种上市,届时将为树脂产销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中东低成本扩张加剧卖方市场演变
多位专家在会上不约而同地一再强调中国企业须警惕来自中东的巨大压力。与中国以石油为原料生产PE不同,中东地区是以天然气作原料的。为了刺激投资,中东地区天然气的定价仅7美33/立方米,相当于中国的1/10。其PE成本比国内低65美元以上。凭借原料的巨大优势,中东PE产能迅猛扩张。到2010年,该地区PE产能将达到2600万吨,比2006年翻一番,而其国内消费仅占30%-40%,大部分都将出门,且其主要出门目标国就是中国。在中国与中东进行自由贸易期的谈判中,中东提出将乙烯、PE等产品降到零关税,这样的话,其PE价格将比国内低到150美元,是国内企业所无法抗衡的。
美国析迈公司(CMAI)中国区执行总裁庞雄鹰明确提出,与PE相比,中东PP和PVC的成本优势虽不太明显,但产能也将有一定的增长。
随着产能的扩张,供需关系的变化,树脂产品市场已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
2008年合成树脂行业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