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
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校园内外的盗窃犯罪,给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掌握大学生遭受盗窃犯罪侵害的实际情况,了解大学生财物损失后的心理和需求,分析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学生、学校和社会更好地开展被害预防和被害救济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盗窃;被害调查;被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遭受盗窃犯罪侵害的实际情况和态势,笔者于2007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北京市某高校内随机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就本次调查的情况作一分析。
一、调查方法与实施
以往有关大学生和盗窃犯罪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大学生作为盗窃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进行分析,包括大学生盗窃动因、心理特征等问题。与之不同,笔者试图从被害人的角度解读盗窃犯罪问题。参照联合国区域间犯罪与司法研究所的国际犯罪被害人调查问卷和我国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编制的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等,我们编制了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了解当前大学生遭受盗窃犯罪侵害的程度、被害原因、被害心理以及被害需求等。笔者选取了北京市某高校为具体调查地点,随机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该问卷共30题,前29题为封闭式问题,最后一题为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开放式问题。全部有效问卷用SPSSfor WINDOWS分析软件作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
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生87人,女生85人;其中18—25岁107人,26—35岁65人;本科生98人,硕士生74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的134人,501元以上的38人。
2、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及被害率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2006年共有64人遭受盗窃犯罪侵害,%;其中女生30人,%;男生34人,被害率为39%。在被盗的学生中,共有2人的财物被盗两次。
3、易被害群体分析
被害人学的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收入、学历等这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可能成为易于被害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易被害因素的个人、群体是大量存在的。易被害群体,是指那些由于自身具有某些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特征而容易受到犯罪侵害的个人构成的群体。通过SPSS for WINDOWS软件对本次调查分析得出,他们的人口学特征与被盗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可见,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与被盗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密切。这主要是因为,本次问卷调查是以在校本科生、硕士生
大学生盗窃犯罪被害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