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物质、精神生活的影响
引言
人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的成材除了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各种主观条件之外,还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材及其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可以看作是一种家庭的文化氛围,其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层次
软环境即精神氛围是指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家庭凝聚力、家庭亲密度及组织性
硬环境是指家庭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状况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关系
父母情感表达、家庭冲突、家庭月收入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家庭凝聚力和母亲情感表达对大学生的疏离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父母的情感表达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最大
家庭凝聚力对大学生疏离感影响最大
父母表达越低,家庭冲突越多,家庭月收入越少,学生患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母亲表达越低,家庭凝聚力越少,学生患疏离感的可能性越大
年级差异
大二、大三学生的抑郁和疏离感状况要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生
其中大二学生心理问题最突出,大四学生心理状况最好
家庭所在地、家庭月收入
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患抑郁和疏离感的可能性更大
与城市和家境富裕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和家境贫寒的学生由于文化资本的差距和囊中羞涩,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自卑倾向,封闭自己,在其他同学的见多识广和高消费面前容易产生一种距离感,难以融入其中,进而形成抑郁、疏离
马斯洛的理论
人的“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确定的联系”
当个体的某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身心会失衡,产生心理疾病,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父母与子女间保持良好的感情沟通有利于孩子从心理上做好准备,以应对来自家庭及外界的压力和挑战,父母给与子女的关爱、理解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
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在高中时期虽然经济也不宽裕,但那时由此产生的阴影被“学习尖子”的光环掩盖了
到大学以后,他们失去“学习尖子”这个获取自尊的唯一筹码,加之到大学以后他们接触到了现代高科技的学习工具或更为时尚的文化消费,一时难以适应
问卷调查统计
发放量:51 回收量:51
调查问卷
——关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物质、精神生活的影响
本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匿名制,希望您能配合我们的工作,认真选择适合您的选项。
你生活在
你来自 ?
家庭月收入
~1000 ~5000
你每个月的生活费
~400 ~1000
除了基本生活开销,多余的钱花在
在校期间做过兼职吗?
平均购物一次
家庭文化氛围
父母对你的学习生活关注吗?
会经常和父母沟通交流吗?
你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在校生活自理能力。
在校与同学相处如何?
假设现在给你500元人民币,你会如何利用?
学习%
娱乐%
储蓄%
其他%
假设父母给你的钱你觉的不够用,你会怎么办?
你毕业后想做什么?你有什么理想吗?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配合!
25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物质、精神生活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