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李大钊生平事迹展有感想
其它公文参观李大钊生平事迹展有感想提要:
首先,成大业者必怀有明确远大的志向。这志向必不是出于私利,而是源自对他人、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热爱参观李大钊生平事迹展有感想前段时间,单位组织全体新老党员一起到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陵园参观了李大钊先生生平事迹展。作为一次"例行"的党员活动,我没想到自己会很认真地陷进去,甚至回来之后,心潮还少有地澎湃不已。这样的激动自然是会产生分享的冲动的。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缔造者之一。他从1889年10月出生到1927年4月牺牲,生命历程尚不足38个年头。但看大钊先生的一生,却是轰轰烈烈、光垂后世,其事迹绝对是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值得关注的。
幼年的大钊先生很不幸,他在父亲去世后7个月才来到人间,而在2周岁之前又失去了母亲。要非得说命运还算有所眷顾的话,那就是大钊先生还有一位知书达理、忠厚耿直的祖父,他不仅将大钊培养成人,还令他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早年的李大钊不仅天资聪颖受到人们关注,其政治见识的萌芽之早恐怕更值得今天的我们感叹。大钊在九岁时就曾因心有所悟而摘抄《重译富国策》(亚当·斯密的经典经济学着作译本)万余言,又曾在私塾学堂中发出"我长大了,也要效法洪秀全,推翻满清皇帝"的宏愿。
既长,李大钊先生先后就读永平府学堂和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之所以选择了法政学校,是因为当时国弱民困、社会离乱、外寇纵横的现状激发出了他的爱国热忱,同时学识的增长又使他认为政治的
改变才可能是救国救民的出路所在。此期间,李大钊一面刻苦学习,一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个阶段奠定了大钊先生一生的致力方向。后来,为了进一步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又远涉日本进行学习和考察。在日本期间,李大钊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并最早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由于切实感受到"再造中国之不可缓",李大钊先生留日三年后毅然辍学回国,投身到国内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之中。回国后他先后参与创办或编辑了多种进步刊物,如着名的《新青年》、《每周评论》,还有《晨钟报》、《宪法公言》、《甲寅》等等,发表了大量有见地、有号召力的文章。1918年李大钊应邀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之后,他更是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潮头
参观李大钊生平事迹展有感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