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四演示文稿2.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两个激发因素:
一是,巴黎和会上的《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案》所燃起的爱国热情;
二是,知识分子提倡学习的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
《二十一条》
知识分子
西洋文明
历史背景:北洋军阀
历史人物:陈独秀等
历史推动: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定义: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它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所提倡的各种政治和社会改革。
新中国
历史结果: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党课脉络
一、北洋军阀
历史背景:北洋军阀的统治
1
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此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规。
旧的统一已被推翻和新的统一尚未来到之间,出现了一个军阀割据时期。
1、政治因素
2、经济阶级因素
3、思想文化因素
国际: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国内: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黄金时期”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进行思想革命
国际: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国内: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历史背景:
1915年5月9日,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实际上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袁世凯(1859—1916),汉族,河南项城人,
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
总统,但后来复辟称
帝被推翻。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1916年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
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袁世凯之所以能在乱象横生的近代中国叱咤风云,并位及中华民国大总统,北洋系的这一大帮文臣武将功不可没,其中号称“北洋三杰”的段祺瑞任炮兵总办(北洋之虎),冯国璋任陆军总办(北洋之狗),王士珍任工程兵总办(北洋之龙),是袁世凯最为得力的膀臂。
段祺瑞
王士珍
冯国璋
袁世凯死前,在“嘉禾金简”上推荐继任者时给后人留下难题,即在“嘉禾金简”上写了三个人名,徐世昌、段祺瑞和黎元洪。老谋深算的徐世昌自觉在实力上不如段祺瑞,在法理上不如黎元洪,乃决定“退耕让位”。经过权力的角逐,最后决定由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冯国璋任副总统。
黎元洪
总统
冯国璋
副总统
段祺瑞
内阁总理
徐世昌
“退耕让位”
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
在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之后,连这种“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系,皖系首领段祺瑞,直系首领冯国璋,冯国璋死后其部下曹昆和吴佩孚与段祺瑞抗衡,山海关外有奉系首领张作霖,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由其子张学良统帅。

五四演示文稿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4.05 MB
  • 时间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