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股"
国外代购
"风潮不知不觉地在国内兴起。很多人没有
走出国门,却通过"代购"商家和个人,采购到因
为国外名牌变相"打折"的进口商品。据了解,目
前,代购主要分私人代购和代购两种。两者的差
别在于规模不同,在消费者眼里的诚信度不同。
但它们目前都很火爆。
钱姐非常崇尚国际大牌。她通过长期潜伏于
代购论坛中,结识一位自称"海外代购人",可以
"货到付款",于是钱姐了一款国内为 10 万元人
民币的卡地亚手表。在钱姐看来,这款手表国内
的时候,有点戏谑的味道,但是我依然觉得这个外号足够高雅。人就是要简单一
无货,通过海外代购人的是 8 千多美元,加上国
际运费以及代购费等,总共花了 7 万多元人民币。
"花 7 万元买一块价值 10 万元、国内绝无仅有的
手表,还是划算的。"钱姐得意地说。然而,有
关法律人士提醒消费者,"私人代购"存在消费风
险,消费者买来问题产品维权不易。"私人代购"
还有可能会因涉嫌逃避关税而承担其他法律责
任。
下单后,在漫长的等待过后,货品终于漂洋
过海到自己手中,却发现一双鞋子竟然是同一只
脚的,当鞋子拿回去了,但货款却一直没有音讯;
一些私人代购人、出差国外人、导游先生们以私
人名义货运,避开关税,在商品上做小手脚等的
的时候,有点戏谑的味道,但是我依然觉得这个外号足够高雅。人就是要简单一
事情比比皆是,出现这些问题时,消费者该如何
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相当严峻的问题!
我们了解到,在国外,网络代购很发达,有
专业的国际代购网站。这些国际代购物品必须征
收关税甚至增值税和消费税,所有商品通过国际
物流入关,网站办理一切纳税手续。而国内的绝
大多数个人代购网站想方设法躲避检查。业内人
士透露,为了逃避检查,他们在入境时会把商品
包装拆掉,表面的标记纸也撕光,只有自己知道
商品是什么牌子的,海关很难知道。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准入门槛低,业内对
电子商务交易及"私人代购"服务缺乏严格的审
的时候,有点戏谑的味道,但是我依然觉得这个外号足够高雅。人就是要简单一
批程序,而"私人代购"比起普通网络购物多出一
道
官方代购网站提醒-私人代购背后风险重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