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赢在中层——如何成为高效能的中层管理干部
2
Why we are here?为什么今天来到这里
3
为什么今天来到这里?
观念突破
WHY
自我发现
借力使力
4
价值观的改变
旧
老板支付我工资
- 老板是上帝;
我只是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钉
- 把头低下,踏踏实实工作;
只要参与就会得到回报;
汇报的直接上级越多就显得我越重要;
回避问题,并找到替罪羊;
明天还会跟今天一样。
5
价值观的改变
客户支付我工资;
- 客户是上帝;
每一项工作都是重要而关键的
- 承受一定的风险,做到与众不同;
只有创造价值才会得到回报;
创造的价值越多,与其他人相比越具有竞争力,我就越重要
勇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解决;
明天将会不一样。不断学习,勇于迎接挑战是非常重要的
新
6
名称
典型案例表现
吸引留学人才,收割人才
英国宣布到2005年,要使外国留学生占到本国学生的25%;德国计划将外国留学生比例提高到20%;日本计划招收10万名外国留学生。
兼并购买企业,连锅端才
美国思科公司在9年度的时间里,成功收购80多家新兴小型技术企业,其真正的目标是他们的技术人才。
雇佣猎头,专猎高才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70%以上的高级人才通过猎头调整工作,90%以上达大企业利用猎头择取人才。
国外设立机构,就地取才
朗讯贝尔实验室北京研究中心有400多人,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达96%;微软中国研究院60多人,其中20位研究员有留学背景,40位副研究员大部分是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
寻机趁火打劫,抢掠人才
20世纪60年代,美国趁古巴革命,引进1300名古巴医生,相当于古巴医生总数的25%;前苏联解体,不少科研人员移居国外,。
其主要形式为:
人才短缺引发了全球人才战
7
人才短缺引发了全球人才战
名称
典型案例表现
修改移民法规,开门迎才
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准许外国专业人才来美工作,,美国政府还特许每年可有6000名外国著名科学家和高级科级人员直接到美国定居
启动特别计划,超前揽才
西门子,微软等都展开了争夺人才幼苗的竞争,吸纳对象已经从大学生向前延伸到高中,初中“高材生”。
利用网络通道,聚集英才
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使用网络通道挖掘人才的占市场的45%。在日本,%的求职者利用网络,其中求职的学生90%拥有自己的电子信箱。
领导出国访问,顺手牵才
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在出访时往往会向当地著名企业的技术人员发出到本国工作的邀请。
合作办学设奖,培养人才
微软“技能2000”计划的重要内容就是与世界各地350所大学合作,大举培养高技术人才;北京大学400万元奖学金当中,外企占了300万元,包括摩托罗拉,宝洁,奔驰,菲利浦等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2002 年 6月19日。
8
朱熔基总理在中国经济论坛说:
“现代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们现在并不是十分缺乏资金。截至9月15日,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000多亿美元,我们还有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购买了国外的金融资产,我们所缺乏的是先进的现代的管理,特别是管理人才。家博中心未来的竞争力同样是“管理人才”
9
“如果把我们最优秀的20名员工拿走,我可以说微软将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
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CEO
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10
上司
管理/服务
效果/效益
同事
公平/竞争
决策/执行
局部/全部
员工/企业
部下
内部/外部
工作关系
角色认知
管理内容
应有姿态
中层管理面对的十大工作关系
赢在中层_中层管理干部管理技能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