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中红色物质的探究
红砖墙
实训目的:
①运用Fe3+的检验方法,探究红砖中是否含有氧化铁; ②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设计:
红砖中红色的物质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检验?
讨论认为:粘土中可能含有铁的化合物,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转化为
氧化铁(红色)。
假定红砖中有氧化铁,则氧化铁溶于盐酸转化为Fe3+,
然后利用Fe3+的检验证明红砖中有氧化铁。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些砖是红色的,有些砖是灰色的,红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训原理:
Fe2O3+6H+=2Fe3++3H2O;
Fe3++-=Fe(SCN)3(红色溶液);
Fe3+3OH-=Fe(OH)3↓(红褐色沉淀)
实训器材:
仪器:烧杯、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药品:红砖样品、稀盐酸、溶液、NaOH溶液。
1、将红砖置于一张纸上,再将一张纸覆盖在红砖的上方,用锤子敲击少量红砖,并尽量将其敲碎成粉末,易于溶解。
2、取一个干净的烧杯,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经敲碎的红砖粉末,加入稀硫酸使其溶解。
3、将烧杯放在一个铁架台上加热,使其进一步溶解。
实训步骤:
(1)取少量盐酸于试管中,溶液,若无红色出现,说明盐酸中不含有Fe3+。
(2)取红砖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2ml于试管中,溶液,若溶液显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3+,说明红砖中有氧化铁成分。方案二:取红砖样品,用稀盐酸溶解、过滤,取上层清液2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显红褐色沉淀,证明溶液中有Fe3+,说明红砖中有氧化铁成分。
溶液
溶液
变成红褐色,变成红褐色
解释: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促进化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因此溶液中被检验出的离子浓度必须足够大,这样,加入适当浓度的盐酸后,反应才能显著进行。由于红砖样品没有经过研磨,加的盐酸过多,又没有充分反应,导致溶液中Fe3+浓度过低,的浓度太低有关。
课后探究:
当去完成实验后的溶液,按照不同比例,在加至相同刻度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的实验结果,、、、、、,观察一下:
由此图可知:红砖中的含铁量是很高的,所以现在我国禁止烧制和使用红砖建筑
红砖的红色物质的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