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液压元件拆装实验
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辅导员意见:
班第实验小组
作者学号
同作者辅导员
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签名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三、实验内容
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液压阀,观察、了解各类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类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实验过程
齿轮泵
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出油口
进油口
1-后泵盖 2-滚针轴承 3-泵体 4-前泵盖 5-传动轴
思考题:
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答:(1)齿轮泵由泵盖、平衡区、前支撑座、齿轮、密封圈、后支承座、进油口、出油口、壳体组成的
(2)外啮合齿轮泵壳体中的一对齿轮的各个齿间槽和壳体共同组成了密封工作腔。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答:吸油区和压油区。
3、图中,a、b、c、d 的作用是什么?
答:封油槽d的作用: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一泵盖接合面外泄。
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答:(1)困油现象:液压油在渐开线齿轮泵运转过程中,常有一部分液压油被封闭在齿轮啮和处的封闭体积区内,因齿间的封闭体积大小随着时间改变,会导致该封闭体积内液体的压力急剧波动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困油现象。
(2)消除措施:在侧板开设卸荷槽
5、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
答:该齿轮没有配流装置,齿轮啮合分开时候吸油,在啮合时候排油,如此往复。
6、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1)三个泄漏途径;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径向间隙的泄漏,齿面啮合处间隙的泄漏,齿轮端面和前后台的泄漏。
(2)采取措施:减小压油口的直径;增大泵体内表面与齿轮顶圆的间隙;开设压力平衡槽。
7、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答:齿轮中,从压油腔经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向吸油腔泄漏的油液,其压力随径向位置而不同。可以认为从压油腔到吸油腔的压力是逐渐下降的。其合力相当于给齿轮一个径向作用力。通过缩小压油区、适当增大径向间隙来解决。
电磁换向阀
工作原理:利用阀芯和阀体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油路的接通或断开,以满足液压回路的各种要求。电磁换向阀两端的电磁铁通过推杆来控制阀芯在阀体中的位置。
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思考题
电磁换向阀由哪些零件组成?
答:电磁换向阀是由衔铁、线圈、密封圈、推杆、阀芯、弹簧、阀体组成。
电磁换向阀如何实现换向的?
答:电磁换向阀借助电磁铁吸力推动阀芯动作来改变液流流向。
电磁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不同是由于阀芯上的什么结构特点产生的?
答:抬肩结构。
电磁换向阀中的电磁铁电源采用直流还是交流
答:分为交流型、直流型和交流本整型。
单向阀
工作原理:1口克服作用于阀芯2 上的弹簧力开启由p2 口流出。反向在压力油及弹簧力的作用下,阀芯关闭出油口。
I—25 型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思考题:
单向阀的阀芯结构(钢球式或锥芯式)有何特点?
答: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允许它反向倒流。
单向阀中弹簧起何作用?怎样确定弹簧的刚度?
答:(1)克服阀芯的摩擦阻力和惯性力,使单向阀工作灵敏可靠。
(2)当高压油进入无杆腔,活塞被推动,单向阀有一定的压力降,该压力的数值为弹簧的刚度。
单向阀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
答:单向阀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形式:直通式和直角式。直通式单向阀的油流方向和阀的轴线方向相同;直角式单向阀的进油口的轴线和阀体的轴线垂直。
溢流阀
型号:Y 型先导式溢流阀(板式)。
出油口
进油口
1-调节手柄 2-调压弹簧 3-先导阀芯 4-复位弹簧 5-主阀芯
工作原理
溢流阀进口的压力油除经轴向孔g 进入主阀芯的下腔外,还经轴向小孔e进入主阀芯的上腔,并经锥阀座上的小孔a 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3 上。当作用在先导阀锥阀体上的液压力小于弹簧的预紧力时,锥
液压控制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