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
公司治理治什么?如何治?谁来治?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章公司治理的目标、主体和参与者
知识结构图:
:股东
:债权人
:员工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生产函数”或“黑箱”;
,不存在与经营者的利益分歧;
(w、r、t)是事前约定的;
。
∏=R-w-r-t
5. 股东追求剩余收益最大化,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股份公司虽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但最终意义上仍然是所有者控制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等同于股东利益最大化。
二、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前提和市场失灵
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难以满足:
完全竞争
完全信息
完全理性
市场失灵问题不可避免:
外部性
垄断
公共产品
公地悲剧: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能是个悲剧!
三、新古典理论推崇市场对企业的治理
如果外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劳动
力市场等充分竞争,无论企业的产权是业主制、
合伙制或股份制,无论企业是由所有者控制还是
由职业经理控制,其有效性都会受到竞争检验。
市场的倒逼机制,迫使企业选择最有效的产权和
内部治理结构。因此,治理问题并不重要。
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形成倒逼,迫使企业形成有利于
有效竞争的内部利益结构和格局,促使各要素投入者
形成“有效合作”。
外部压力是形成合作的充分条件吗?
市场配置效率高,为何还需要企业这种形式来配置资源呢?
科斯的理论《企业的性质》,延续了新古典观点,提出了交
易费用概念。
博弈中的合作与背叛:囚徒困境
不能等待企业出了问题之后的市场倒逼和重新洗牌,造成惨重代价,唯一的选择是加强合作,防止种种不利结果的出现。
抵赖
坦白
抵赖坦白
囚徒甲
囚徒乙
?
(-1,-1) (- 8,0)
(0,-8) (- 4,- 4)
囚徒困境:
合作
不合作
合作不合作
甲
乙
?
(4,4) (-1,8)
(8,-1) (2,2)
“合作困境”:
,但
同时认为代理问题客观存在。
:由于公司内部委托代理问题
的存在,即使外部市场充分竞争,利润最大化目标
也不可能自动实现, 因而公司内部的产权和治理结构安排十分必要。
:公司治理体系包括内部治理
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都需要。
,也推崇市场特
别是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问题:公司治理机制是如何形成的?
(董事会和大股东监督、独立的审计和信息披露、
代理权竞争和接管、经营者激励、债务和破产约
束、公司控制权市场等)
《公司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