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简单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IS-LM模型决定国民收入
第三节 AD-AS模型决定国民收入
1
第一节简单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消费函数
二、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乘数理论
2
一、消费函数
1. 消费函数
2. 储蓄函数
3.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3
1. 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c=c(y)
4
消费函数表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2
10000
10000
3
11000
10850
4
12000
11600
5
13000
12240
6
14000
12830
7
15000
13360
5
1. 消费倾向(propensity):消费与收入的比率。感性认识
: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C。根据定义有:
APC = c / y
: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C。根据定义有:
MPC=Δc/Δy
当消费增量Δc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dy
6
消费曲线
图3-1 消费曲线(单位:元)
c
y
0
A
E
B
=
16
14
12
10
8
6
=
6 8 10 12 14
D
F
G
c
45。
)
7
线性消费函数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则为:
c = α+ βy(1 > β> 0)
c
y
0
c=ą+ßy
45。
)
图3-2线性消费函数
8
α是常数,自发性消费。其含义: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βy,诱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
β作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9
2. 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s = y - c
以s 代表储蓄,以y 代表收入,公式为:s = s(y)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1
9000
9110
-110
-
2
10000
10000
0
0
3
11000
10850
150
4
12000
11600
400
5
13000
12240
760
6
14000
12830
1170
7
15000
13360
1640
10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