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坚持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科普服务理念,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的工作方针,以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实施“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行动计划”、“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三个子项目,强化基层科普公共产品服务供给,注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新动能,着力解决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努力构建普惠共享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为实现“十三五”湖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厚植基础。
二、申报条件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项目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项目以增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内容建设、科技馆科普队伍建设、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等,努力将科技馆打造成科普工作主阵地,为湖北特色科技馆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申报条件为:
科协系统所属的公益性科技馆(已纳入中国科协科技馆免费开放名单的不在此列);
2、原则上要求常设展厅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常设展品达到50件以上,全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
3、已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
4、未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但通过改造和功能建设后,达到免费开放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围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实施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须具备如下条件:
1、科普示范社区经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成立3年以上、已被命名为市(州)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社区。
2、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社区重视科普工作,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协会、科普员。明确分管领导,有相对固定专兼职人员,有一支20人以上、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工作有年度计划;
3、科普设施基本完善。加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数字化科普网络建设。有50平方米以上科普活动室(站),有10延米以上的科普橱窗(画廊),并每季度更换科普宣传内容不少于1次,有科普图书专柜且科普图书的数量不少于1000册;
4、科普活动特色鲜明。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广泛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不低于5次。每次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记载、有新闻报道。
5、社区科普成效显著。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社会动员机制,社区科普入栋、进户,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无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和邪教活动。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
围绕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实施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中小学校,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须具备如下条件:
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小学校。
2、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并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纳入本校学年(学期)工作目标考核、奖励体系。
3、建有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相匹配的科技活动室(馆)、科技工作室、实验室和图书室、计算机室等,面积不小于15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