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白化的影响因素
学生:朱薇薇
刘小霞
指导老师:谢珍玉
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讨论
一
二
三
四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珊瑚白化是指珊瑚失去共生藻或它们的色素或同时失去共生藻和色素而变白的现象.
LOGO
基本概念
根据珊瑚受环境胁迫的严重程度:
珊瑚生理性的白化:
一般是指由于环境轻微的变化而引起的珊瑚体内共生藻浓度的波动变化,但通常并不会出现珊瑚的白化死亡,如珊瑚共生藻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共生藻胁迫白化:
是指珊瑚在遭遇较为强烈的环境胁迫时表现出共生藻浓度降低或色素含量减少,珊瑚共生藻并且遭受到光抑制,其光合作用效率明显降低,全球大范围发生的珊瑚白化事件通常是指共生藻胁迫白化
珊瑚虫胁迫白化:
是指珊瑚在遭遇非常剧烈的温度变化下,将含有共生藻的宿主细胞直接排除到体外所发生的白化死亡,这种白化一般只发生在实验室中,至今还没有在野外观察到。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海水温度异常
太阳辐射与紫外线
海水盐度异常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
其他因素
海洋污染
珊瑚病害
人类的过度捕鱼
长棘海星的爆发
珊瑚礁
白化
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珊瑚对生长环境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适合珊瑚生长的水温一般在18-30℃之间,最适水温为26-28 ℃。石珊瑚在16-17 ℃时就停止摄食,13℃时则将全部死亡。
1998 年珊瑚白化事件被认为是历史上危害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珊瑚白化事。
过强的太阳辐射会限制珊瑚的生长,因为强光会抑制共生藻的光合作用,当太阳辐射过强及持续时间很长时,会损伤共生藻的光合系统,导致珊瑚选择性地排除部分体内的共生藻,进而可能发生珊瑚的白化死亡。
紫外线可以降低珊瑚共生藻光合作用效率,破坏光合系统,影响珊瑚的生长,严重时可导致珊瑚的白化死亡。
因素分析
盐度是限制珊瑚分布的重要因素,适合珊瑚生长的盐度范围为32-40。耐高盐不耐低盐。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带来了严重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同时使得海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饱和和碱度的降低。海水碱度的下降将减少海水中碳酸根离子的浓度,珊瑚的碳酸钙的沉积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珊瑚的生长和硬度。
其他因素
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以及氰化物、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使用。
富营养化的水体会含有丰富的无机氮和无机磷,会促进细菌大量繁殖,使海水中的氧气浓度大
珊瑚礁白化的影响因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