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本贴为悬赏贴,还剩余 5 金币
案例一
背景介绍:BJZH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印刷机械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某型产品被国家认定为“国家重点创新产品”,并获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发展迅速,年销售额平均增长速度在110%,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但是在规模扩张、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独断决策,缺乏制约与平衡;风险评估的固有模式弊端渐显,缺乏足够理性判断与风险决策能力,不能积极采取应对风险的措施;公司内部职责划分模糊,内部控制手段执行力差;信息系统标准不一,难以实现一体化控制,降低了沟通效率;公司一直以来是主要依靠高层个人的亲历亲为进行监督,个别评估居多而缺乏持续健全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也没有采用定期聘请外部检查人员评估的手段。尤其在过去的两年,由于外部环境激烈变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企业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而反应迟缓,导致公司经营面临危机。
不难发现,如果内部控制体系没有和企业发展同步进行,不能适应进入价值经营阶段后公司成长的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早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发展之路将风险重重。
案例分析:基于现状,我们在COSO报告框架的基础上,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指引,对该企业进行内部诊断,发现并提出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确定控制目标,最终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管理、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构建动态演进的BJZH内部控制体系。
步骤一:诊断:项目组首先对BJZH的内控现状进行综合诊断,对其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识别与监控、监督情形、信息与沟通等五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各个要素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分析对BJZH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影响,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指明方向。
步骤二:确定内部控制目标及原则。在企业管理诊断的基础上,BJZH确立了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在BJZH战略指引下,以COSO的内控体系框架为基础,建立持续满足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内部管理实际的内控体系,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成短期、中期、长期内控体系构建目标。在体系建立的同时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动态性原则、制衡原则、重要性原则及全员性原则。
步骤三:以流程为手段,以制度为基础保障,明晰权责,适当授权,对核心流程上的风险点进行分析,控制关键环节,制定相应风险处置措施。由项目组进行组织,在各相关部门的参与和配合下,沿着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与收款业务七条主线,以流程化的方式分析各个业务类别的管控基础、关键控制点、所需的控制活动和监督方式,识别各控制环节的风险点,对风险点进行归类总结,明确控制要素、控制效果、控制部门,制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