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乳腺粘液腺癌一例原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乳腺粘液腺癌一例原件 】是由【天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乳腺粘液腺癌一例原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物一年余来院就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肿物质地中等,与皮肤无明显粘连。双侧腋下未触及异常肿物。超声所见:双侧乳腺层次尚清,腺体层菲薄,,回声减低、欠均匀。于左乳外上2、3点之间探及一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欠均,似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侧腋下、锁骨上、下区软组织内均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提示:左乳低回声肿物BI-RADSⅢ类纤维腺瘤不除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粘液腺癌。乳腺粘液腺癌也称粘液样癌或胶样癌,是原发于乳腺的一种很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3%。通常病程较长,肿瘤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率低。多数黏液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发现可以推动的乳腺包块,触诊为软至中等硬度。临床诊断中,黏液腺癌常因超声影像不典型而容易导致误诊。预后比其他类型乳腺癌为好。正因为该病病程长,肿物多数边界清楚,易误诊为良性肿物。病理以肉眼可见的大量细胞外粘液中漂浮簇状增生的细胞为特征,组成细胞簇的细胞小且一致。该病发病年龄跨度比较大,多在33岁-91岁,一般常大于60岁,Norris等报道以高龄和闭经后患者高发。而来自日本国的报道则认为,乳腺粘液腺癌以闭经前和年轻患者多发。因此不同地区之间,个体因素及饮食环境等因素导致发病年龄上可能存在差异。总结本例误诊原因有三点:1、患者病程较长,肿物生长缓慢,且患者年龄尚年轻,让我们趋于良性诊断;2、结节本身边界、形态上都倾向良性肿物特点;3、探头频率如果再高一些,扫查再仔细一些,可能就会在结节中探查到部分无回声,并可见多岛样的低回声分布,有助于我们慎重诊断了。黏液癌分为纯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纯型黏液癌的主要成分必须是黏液,然后根据细胞多少再分为多细胞和少细胞两种亚型。当肿瘤成分中,存在着另一种癌成分(大多是浸润性导管癌)时即为混合型黏液癌。纯型黏液癌占全部乳腺癌的2%,患者年龄范围大,研究显示,黏液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常见的浸润性癌高,常大于60岁。纯型黏液癌比混合型黏液癌的预后好,10年生存率为80%--100%。混合型黏液癌的病死率为29%,纯型黏液癌的病死率仅为10%。混合型黏液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为33%--46%,纯型黏液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为3%--15%,晚期黏液癌也可发生远处转移。纯型黏液癌质地较软,又伴有向周围挤压的边缘,临床多表现为可触及的边界清晰、活动性好的肿块。黏液癌尤其是纯型黏液癌的影像学特点与乳腺纤维腺瘤有很多相似之处,较易误诊。此种类型黏液癌,多呈椭圆形或分叶状,这种亚型的纯型黏液癌黏液含量高,黏液湖可使癌细胞不直接接触周围间质而起到屏障作用,阻止癌细胞扩散、肿瘤生长缓慢。再加上胶冻样物有一定的张力,压迫肿瘤组织向周围膨胀、使肿瘤边界比较清晰,容易与纤维腺瘤混淆,鉴别要点: 1、发病年龄:黏液癌的发病年龄多超过60岁,而纤维腺瘤多发生在育龄期妇女,尤其是30岁以下的妇女。2、包膜:黏液癌无包膜回声,癌巢周边被推挤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假包膜;而大多的纤维腺瘤可见纤细光滑的包膜回声。

乳腺粘液腺癌一例原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天涯
  • 文件大小2.55 MB
  • 时间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