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代表性岩石
火成岩
超基性岩类:
侵入岩:
纯橄榄岩:
颜色: 深绿、黄绿、褐绿色。
结构构造: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组成: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其它: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橄榄岩:
结构:具细粒- 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明显它形的金属矿物,胶结了自形较高的橄榄石和辉石)。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其它特点: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形成角闪橄榄岩。橄榄岩也易遭受次生变化,其中橄榄石变为蛇纹石,辉石和角闪石变为绿泥石等。
辉石岩:
颜色:浅褐色、暗黑色或灰绿色。
结构:全自形粒状结构,也可有包含结构或海绵陨铁结构。
矿物组成:主要由辉石组成,可含少量橄榄石、角闪石及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角闪石岩:
颜色:黑色或墨绿色。
矿物组成:主要由角闪石组成(>90%),有时含少量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
其它:常呈脉状产出,穿插于其他超基性岩体中。
喷出岩:
苦橄岩:
颜色:呈淡绿色至黑色。
结构构造: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气孔或杏仁构造。
矿物组成:主要由橄榄石(50~70%)和辉石(<40%)组成,可含少量基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磷灰石等。
产状:往往产出于玄武岩的底部或与超基性侵入岩伴生
金伯利岩:
颜色: 多呈黑、暗绿、绿、灰等,而以绿色常见
结构构造: 常见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
矿物成分: 在斑状结构中斑晶成分主要是橄榄石、金云母。在角砾状构造中,角砾成分十分复杂,有早期形成的金伯利岩、橄榄岩、辉石岩破碎而成的岩块,也有来自围岩的岩块,角砾之间的胶结物为金伯利岩浆物质。
蛇绿岩:
大洋岩石圈向大陆消减时,洋壳下的上地幔随洋壳物质一起俯冲、拼贴到大陆边缘的构造岩片,因此常与岩壳物质相共生,总称为蛇绿岩或蛇绿岩套。
是一组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和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又称蛇绿岩套。ophiolite一词,由法国A·T·布龙尼亚于1827年提出,它的希腊文含义是蛇纹状岩石
基性岩类:
侵入岩:
辉绿岩:
颜色:暗绿色,黑绿色
矿物成分: 与辉长岩相似,含斑晶时,称为辉绿玢岩
结构:辉绿结构,斑状结构
辉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近,但是自形程度不同,自形程度好的斜长石呈板状,搭成三角形孔隙,其中充填它形的辉石颗粒。可与辉长结构过渡,称辉长辉绿结构。
蚀变特征:
斜长石——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集合体。
辉石——角闪石,绿泥石
辉长岩:
颜色:黑色,灰黑色,深灰色
结构:中-粗粒半自形粒状结构——※辉长结构:指基性斜长石和辉石自形程度相同,都呈半自形或他形颗粒,是从岩浆同时析出的结果。是基性深成岩相的典型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也有条带状构造或韵律构造
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斜长石+辉石(1:1)
次要矿物: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
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
喷出岩:
玄武岩:
岩石学三大岩代表性岩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