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微生物制药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药物;
微生物发酵过程概论;
微生物发酵药物制造实例。
第一节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药物
微生物来源药物的特点;
微生物药物的定义
微生物药物的种类;
抗生素;
微生物来源药物的研究前景。
三章微生物制药
2页,共122页
一微生物来源药物的特点
资源丰富;
容易改造:能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微生物育种中;
生产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设备通用。
三章微生物制药
3页,共122页
二微生物药物的定义
由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理活性(或称药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
应用微生物直接合成或通过微生物转化生产的临床上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的药物。
三章微生物制药
4页,共122页
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他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三章微生物制药
5页,共122页
二微生物来源药物的种类与用途
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
抗感染的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
酶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及其他
受体拮抗剂
AA,
维生素
酶
核酸
三章微生物制药
6页,共122页
抗微生物感染的抗生素
作用机制
举例
抑制细胞壁生物合成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作用于细胞膜
多粘菌素,短杆菌肽S等
作用于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链霉素、苦霉素、红霉素
作用于核酸与核酸合成体系
放线菌素、安莎类抗生素、利福
霉素SV、利福平、利福定利福酰胺
作用于能量代谢体系
如癣可宁,缬霉素,短杆菌素S等
三章微生物制药
7页,共122页
抗肿瘤抗生素
500余种。主要有蒽环类、丝裂烷类、博莱霉素类、色霉素类,放线菌素类,烯炔类抗生素。
目前,阿霉素、丝裂霉素、博莱霉素(争光霉素)、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红比霉素(正定霉素)、平阳霉素等已成为肿瘤治疗中常用的药物。
三章微生物制药
8页,共122页
微生物产生的酶抑制剂
酶抑制剂(PI):对特定酶有抑制作用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在调节酶活性和物质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在许多疾病及病理过程中有控制作用;
人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微生物来源的新型降血脂药;
举例:β-半乳糖苷酶抑制剂可扰乱膜上与特定蛋白连接的聚糖,从而可用于抗艾滋病毒的感染和肿瘤细胞转移。
三章微生物制药
9页,共122页
酶抑制剂举例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影响碳水化合物吸收,主要降糖机制为:抑制小肠刷状缘上各种α-葡萄糖苷酶,使多糖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
优点:降低餐后血糖而对降低空腹血糖无作用、安全和不增加胰岛素分泌。
三章微生物制药
10页,共122页
第三章_微生物制药(发酵工程技术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