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冷却液的更换.ppt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8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汽车与交通学院
2015年11月
汽车运行材料
第十一章车用特种工作液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民用和商用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强制循环水冷冷却系统,发动机冷却液(engine coolant)就是冷却系统中带走高温零部件热量的工作介质。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冷却是冷却液的基本作用,也是其核心作用。发动机散热有40%左右通过润滑油带走,其余60%的热量要通过冷却系统带走。
水冷式汽油发动机能量分配情况
1-燃油能量(100 %);
2-排气能量(44 %);
3-润滑油、冷却系统能量( %);
4-辐射能量( %);
5-消耗在曲轴上用于做功的能量( %)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发动机的温度取决于发动机的结构和发动机的工作条件。
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
纵流式冷却系统
冷却液泵形式
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由曲轴驱动的机械式冷却液泵
85~95℃
横流式冷却系统
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热负荷及发动机工况控制、由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冷却液泵
经济模式(111℃)
正常模式(105℃)
高级模式(95℃)
高级+特性曲线式节温器模式(80℃)
由于发动机气缸盖冷却液套(水套)出液口处的冷却液温度最高,因此,一般用该处的冷却液温度来表征发动机的温度。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其冷却液应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冷却液温度过高(过热)或过低(过冷),都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发动机过热还会使润滑油黏度下降,润滑油变稀,造成活塞烧顶、活塞拉缸、曲轴抱瓦(曲轴与轴瓦因高温、润滑不良而粘连在一起,无法运动)等恶性事故。
活塞拉缸(缸筒内壁的拉痕)
活塞拉缸(活塞裙部的拉痕)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冷却液泵、缸体及缸盖、分水管等部件多采用金属制成,如果冷却液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容易使金属部件产生腐蚀、锈蚀,耐压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冷却液渗漏。
严重锈蚀的冷却液泵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严重锈蚀的节温器
严重锈蚀的气缸盖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如果腐蚀产物堆积堵塞管道,造成冷却液循环不畅,会引起发动机过热(俗称发动机开锅)甚至毁坏;若腐蚀穿孔,易使冷却液泄漏渗入燃烧室或曲轴箱,引发活塞烧顶、曲轴抱瓦等恶性事故。
在发动机冷却液中都加入了适量的防腐蚀添加剂(如硼酸盐、硅酸盐等),以防对冷却系统产生腐蚀。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要求冷却液应具有一定的防冻性能,且其防冻性能应与汽车的工作环境温度相适应。具有防冻功能的发动机冷却液又称为发动机防冻液或不冻液(anti-freeze coolant或anti-freeze fluid)。
常用的几种发动机冷却液
车用发动机冷却液

硬水是形成水垢的元凶,平时家里的毛巾老化、变硬以及热水器内壁结垢都是硬水惹的祸。
水垢的传热能力很差,附着在结垢材料容器表面上,犹如一层棉被,能显著降低其热交换能力,容易导致发动机过热。同时,脱落的水垢还会引发冷却液泵的异常磨损、节温器的卡滞、散热器管道的堵塞等问题。
因此,要求冷却液应具有防垢作用。车用发动机冷却液中都是经过软化处理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即软水。

冷却液的更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薄荷牛奶
  • 文件大小7.52 MB
  • 时间20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