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安庆师范学院李婷
寂寞
美·梭罗
译序: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享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徐迟
他独居的目的,是证明人离开多余的物质条件,照样能活得充实、快乐。真理往往要用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吸引足够的注意,因为真理在它的那个时代往往是超前的,不被人接受的,为了引起足够的影响,梭罗不得不做过一点。
在梭罗看来,向宁静靠近的最好方法是寂寞。寂寞是最好的伴儿,因为寂寞帮助你思考,引导你去认识自己。也许只有在寂寞中,人心才能宁静下来;只有宁静下来了,人才会去思考自己;而只有思考了,他才可能认识自己。
邻居在一英里外
看不到房子
地平线被森林包围起来
离新英格兰也像离亚洲和非洲一样遥远
没有一个人经过我的房子
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人或最后一个人
春天,人们垂钓只能钩到黑暗而已
寂寞——跟生活在大草原一样
宁静——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
牛蛙鸣叫
夜莺歌唱
杨树摇曳
晚风吹拂
微波荡漾
生灵安适
享受着友爱
承受着甜蜜、恩惠
融合着土地
不寂寞
寂寞
(周围环境)
(自己心灵)
热爱自然
融入自然
总结:
倾听着故事和寓言
相伴着同类
17寂寞 梭罗 复旦版大学语文教案[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