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物联网智能感知平台博物馆解决方案修改版.docx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智能博物馆




感知物联集团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目录
第一章背景与需求 3
3
4
第二章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 应用子系统 5
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 5
环境监测应用子系统 7
简介 7
监测智能区域定位、报警,智能处理方法示例 8
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子系统 9
电子巡更 9
遗址外围智能感知防入侵系统 9
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子系统的整体实现 12
15
15
16
18
18
19
20
20
22
IPAD智能化定制服务 22
门票管理 24
游客进出博物馆流量统计 25
第三章未来发展及规划 26
第一章:背景与需求

鸿山墓群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墓葬群,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100处国家重点保护大遗址,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历史和社会价值。
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无锡市委、市政府本着“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多方共赢”的创新理念,迅速启动鸿山墓群保护工作,先后编制了《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鸿山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和《鸿山遗址保护考古工作计划》,全面启动了鸿山墓群的保护工作,开展了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自2006年奠基以来,先后完成鸿山遗址博物馆、邱承墩本体保护展示、农业生态展示区、生态湿地展示区等文化、生态保护展示项目,并陆续对社会开放,形成了集历史文化遗产、湿地生态景观、农家乐趣体验为一体、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旅游风景线。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鸿山墓群由地方性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升级成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第一个实践的大型遗址公园,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严格按照大遗址保护规划,对鸿山墓群本体及其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和利用,将大遗址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富民工程、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文化生态保护展示为主题、体现国际先进保护理念、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考古遗址公园,既彰显了无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促进了无锡城市的转型发展,成为无锡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突出成果。2008年,在全国大遗址保护无锡现场会上,鸿山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经验被国家文物局提炼为大遗址保护“无锡模式”,向全国推广。
为加强鸿山墓群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发挥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锡地方政府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调整用地规划,编制《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设立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举办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规划保护项目、加强保护规范及措施等举措全面实施大遗址保护,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本方案在领会贯彻上级指导思想的情况下,设计出符合博物馆特殊情况下的围界防入侵系统,及保护了国家财产,又不影响博物馆的观赏。

博物馆是展示一个台。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我国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博物馆也开始得到重视,并加强了各地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博物馆中所陈列的文物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非常宝贵的遗产。
文物的安全和完整保存至关重要,文物的管理和安防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地博物馆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来保证文物的安全和完整。为了使文物很好的保存并传承,文物的保存环境也需要得到重视。建设全面高效的物联网文物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长期的交流与沟通,我们总结出鸿山遗址博物馆对物联网智能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有如下几点需求:
遗址环境监测系统
能够实时的监控遗址环境,对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的气候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降雨量、风力风向、紫外光强度、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的化合物)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遗址防入侵系统
针对遗址本体的防入侵实时监测,采用电子围栏与物理围栏合二为一的方式进行布设。电子围栏通过视频监控、地下传感等形式出现。
遗址的巡查管理系统
遗址巡查人员,通过

基于物联网智能感知平台博物馆解决方案修改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所以所以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