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羌塘的野牦生.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羌塘的野牦生.doc羌塘的野牦生
译/康蔼黎

“在西藏的荒漠中常常能看到野牦牛的出没。它们一般聚集成大群,生活在山脉的高处。夏天,它们下到山谷里寻找溪流和水塘;但在漫长的冬季,它们就生活在高山上,以雪和粗糙的草本植物为食。这些动物拥有魁梧的体格和又长又黑的毛。最特别的要属它们那对巨大威武的大角。据说它们极其凶猛,所以捕猎时必须非常小心。”


埃夫瑞斯特―里吉斯?虎克和约瑟夫?嘎贝特(1850)

当我在羌塘地区跋涉时,偶尔会在山坡上看到一些行动缓慢的雄性野牦牛正在休息。当它们发现我后,就会站立起来,将盔甲似的头转向我,注视片刻,然后逃走。它们体侧的长毛,像骑士的黑色斗篷,在空中舞动。它们看上去十分强壮和神秘,使我想起复活节岛上成排的巨石图腾。完美的进化让他们对条件恶劣的高地有极强的适应力,也让我感到吃惊和着迷。厚重的皮毛,强大的肺活量,虽然体型庞大,但是它们却可以像野山羊一样轻巧地翻越崎岖的山地。甚至于它们的血红细胞也是为了高海拔而设计的,这些细胞的大小是普通家牛的一半,而每单位体积的数量却在一般牛的3倍以上,这就增强了血红细胞的携氧力。
在俄罗斯西部,我们发现了更新世中后期的牦牛化石。但在历史上只有证据显示家养牦牛存在于那一地区,在西藏也发现过一块牦牛化石,另有一块可能来自尼泊尔(Olsen 1990)。而今,野牦牛的分布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上。野牦牛生活在(或曾经生活在)没有树木的高地,包括平原、山丘和高山中,海拔从3200米到5300-5400米的植物生长界限附近。在青海东部的高山草甸上,野牦牛的数量最多。在高山草原,偶尔也有大的群体,但更多的野牦牛分散活动,在荒漠草原中的野牦牛就极其稀少了。
野牦牛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被人类所驯化。早在在公元前850年,西周文学作品中已提到了牦牛的驯养。公元一世纪,罗马妇人用牦牛尾做掸子,但不知那些尾巴来自野生的还是家养的牦牛。从阿富汗向东至中国、蒙古和俄罗斯的中亚高原上至少有1200万头家养牦牛。肉、乳汁、毛皮、可以作为燃料的粪,以及牦牛在运输上的能力,使它们在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描写家养牦牛的作品有很多,但是涉及它们野生祖先的报道却寥寥无几。西方探险家常常通过步枪的准星瞄准它们,而生物学家们则只在野生动物普查中提及它们。对牦牛的详细资料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陆续出现。
野牦牛体形庞大,四肢粗短,在背部靠近脖子的地方有一明显的隆起。雄性野牦牛比雌性的体型大。它们除了鼻尖呈灰色外,全身都呈棕褐色。在它们的颈部侧面、胸部、身侧以及腿部垂下长长的毛发,最长可达70厘米,几乎垂到了地面。幼年牛犊的体色更多呈暗棕色。野牦牛厚厚的皮毛和少量的汗腺能有效地保持体热。即使在天气十分寒冷的日子里,也能发现牦牛站在齐膝深的冰冷溪流中,好像要冷却过高的体温。在暖温的天气条件下或海拔3200米以下的地区,野牦牛就无法自在地生活了。
在对西藏西北部的探索中,探险家迪西曾指出在阿鲁盆地“大多数野牦牛都是黑色的,但是也有极少的棕色野牦牛”。这是一种罕见的突变,这些特别的野牦牛体色不像家养牦牛一样的纯棕色,而是浅金色,这使得它们在黑色的同伴中十分显眼。黑色的雌性可能有金色的幼仔,而金色的雌性则有黑色的幼仔。
家养的和野生的牦牛也许会在同一区域内活动,但后者身躯更大,怕人,而且从

羌塘的野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