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迅、唐英伟与“温故而知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鲁迅、唐英伟与“温故而知新”
鲁迅与藏书票

一般都认为鲁迅和中国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脱离不了关系,那么我们先从他的日记和书简中来看,总共有五处提及:1920年6月12日的日记:“夜访内山书店买《藏书票的话》(斋藤昌三)十元。”1935年5月31日的日记:“收《现代版画》第九辑(李桦等主编)一本”。1936年5月21日的日记:“得《现代版画》第十八辑一本。”这两辑都是在鲁迅支持下,由李桦、唐英伟等人主编的《现代版画》专刊,其中有两本藏书票专辑。1936年3月23日,鲁迅致唐英伟函:“13日信并藏书票十张,顷已收到,谢谢。”(又见该日的日记作“十种”,可能就是唐英伟自己手拓50本的《藏书票集》),可知当时鲁迅除了版画外,还搜集藏书票。

此外,鲁迅于1934年3月,以三闲书屋的名义,将他以宣纸换来的苏联单幅与插图木刻,选出59幅编成《引玉集》,以供那时中国青年艺术家参考。其中第六页刊有一张毕思凯来夫《国立美术馆图书室》。有趣的是,鲁迅称它为“藏书图记”,而不称之为“藏书票”。
不过那时鲁迅应该是以提倡新兴木刻运动为主,搜集藏书票为辅;或者把藏书票当作版画的延伸来收藏,因为迄今并未发现他自己使用的藏书票。假如把他和中国藏书票的起源与发展联想在一起,尤其说“始于鲁迅”,可能是有点牵强。

中国的血


1995年3月,版画家梅创基带我去拜访隐居于香港的唐英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唐英伟是中国藏书票协会创始人李桦的朋友,两人并于1934年6月共同发起“现代版画创作研究所会”。他们共同创作出版的《现代版画》18辑,已经成为鲁迅提倡新兴木刻运动的见证。鲜为人知的是,唐英伟在那时就出版了他的《藏书票集》,内收10款藏书票,手拓50本,可说是中国第一本藏书票集。其中一部送给鲁迅,并且只有少数几部送到朋友手上,其余的都毁于战火。
抗战胜利后唐英伟到香港定居,从此就很少跟外界连络,但是一直还在从事艺术创作,完成有关香港的植物方面的版画,并为胡适、朱家骅等人做铜像雕塑。我见到他的时候,已近八十高龄,还在为香港九七回归创作一幅超过百米的香港特区,九龙及各岛屿环岛风光的水墨画,蕴含了脱离殖民地统治的民族意识。如今已十几年未见了,不知他老人家还健在否?
更难得的是,这款藏书票刊于1939年8月20日香港出版《中国的血》木刻集,印在封底。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激烈时期,唐英伟在香港以版画为笔,号召同胞抗日,但仍不忘情于藏书票创作。许地山在该书题签:“愿将此中的一切永刻在人人底心版上。”这款奔赴沙场战士的藏书票,就是最好的见证。

温故而知新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发现关祖章藏书票后,陆续有人也找到。其中有人以为贴在出版时间更早的书上,就比我发现的这款年份更早,其

鲁迅、唐英伟与“温故而知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wivg046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0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