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海制造”的曹禺名剧们.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上海制造”的曹禺名剧们
今年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先生诞生100周年。他创作的名剧,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长久地保留在中外戏剧舞台上,焕发着超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上海是我国演出曹禺名剧最多的城市之一。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八十年来,曹禺的五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改编的《家》在上海剧坛一直历演不衰,且这些演出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勇于创造的海派文化特色,在上海舞台上创造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



曹禺名剧《日出》、《原野》均于1937年首演于上海。
1937年6月,中国第一个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首演《日出》,由欧阳予倩导演。他在导演中就有意识地将戏曲写意的表演方法,引进到话剧的表导演处理中。
首先,他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基础上,部分地突破了写实布景的传统,把布景的墙片(即陈白露所住大饭店客房的墙)降低了高度,因而观众可以一览无余地在墙片后看到大半舞台后景,即那黑压压一片大都会高楼大厦的剪影,这比只在封闭式黑框子般的大饭店的客房更令人窒息。而当最后全剧落幕时,随着墙外工人的号子声,一片灿烂的阳光终于从那一大片黑影的背后喷薄升起、升起
――“日出”了!
不过,“欧阳先生并不是孤立地只在布景上作一些新的风格化处理,他还特别在道具的运用上作了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处理”。他在舞台前部左侧安放了一个极为精致的梳妆台,但却把梳妆台上那可照见全身的长方形玻璃镜拆了下来,这样,当演员对着空镜框“照”镜时,在观众看来,便形成了一个表现力特强的舞台空间。欧阳先生还锦上添花地在梳妆台上装了一盏荧光灯,人物照镜子时一开灯,一道强烈的乳白色光晕就会立刻像“特定”镜头似的照遍全身,不仅让陈白露照镜子,而且还让顾八奶奶、胡四、张乔治、潘月亭、李石清乃至王福升这些魑魅魍魉一个个也都在这“镜”前照上一照。尤其是在全剧闭幕时,客房全黑,只留下在荧光灯映照下坐在梳妆台前的陈白露,当她面对“镜子”把安眠药瓶塞打开,数着“一片、两片、五片、十片……”的那一刻,令观众久久不能忘怀。
欧阳予倩还充分发挥自己是著名京剧花旦演员的专长,指导扮演陈白露的唐若青表演看冰霜忆童年这场戏,将女主角的神色与意向通过背部的微妙起伏传达给观众,把观众注意力引向遥远,造成一种离开舞台即时场景的遐想效果。
最后一场陈白露服安眠药自杀,唐若青在这场戏中把她的演剧天才发挥到了极致,她像一个顽皮女孩做游戏般地对着“镜子”一片一片地数着安眠药片,脸上露出甜蜜而又凄楚自怜的微笑,喃喃自语:“一片,两片,三片,四片,……十片。(扔掉空瓶)这么年轻……这么美!”当年看过演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直到晚年对这一结尾的表导演处理仍赞不绝口,认为唐若青“对镜数着安眠药片的神情,堪称绝响。”
《日出》在上海的演出创造了连演20余天共32场的票房纪录,这使从南京赶来观摩的曹禺本人也赞不绝口。
同年8月,《原野》于上海卡尔登大戏院(即长江剧场)首演,由应云卫执导。应云卫在排演第三幕仇虎和金子诀别一场时,还巧妙地将电影手法融进了话剧的表演之中。他启用三四个个子高矮不一的演员扮演金子,在表现金子远去时,用几个替身演员来表现金子“渐远渐去”的感觉,产生电影渐渐淡化的效果,将男女主人公诀别时恋恋不舍而又不得不分离的复杂感情,形象而又令人震撼地传递给了每

“上海制造”的曹禺名剧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