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电影:复古的新潮
身处信息如此爆炸的时代,那充满不舍记忆的80年代,已是永远不可复制的过去了。
记得小时候接触《变形金刚》和《忍者神龟》的时候,家里还是一台普通的黑白电视机。每每那熟悉的主题曲响起的时候,少不更事的我也会正襟危坐地面对那片小小的荧屏,关注着虚幻世界中正义与邪恶的对决。故事情节现在想来已有些模糊,脑海中大多只是直白而强烈的经验刺激,以及擎天柱、威震天、达芬奇、拉斐尔等一系列可爱而又莫名其妙的回忆。逐渐的,由这些动画片衍生的玩具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国商店的橱窗里,印有那些经典形象的洋画片、贴纸成了我们当时最珍爱的收藏,至于8位模拟的动画游戏,更算得上极端的奢侈了。那时候不少城市家庭都添置了一种叫“小霸王学习机”的玩艺儿,家长买来辅助孩子学习,可在孩子手里都成了不折不扣的“游戏机”。
不觉着20年如梭地掠过,当我们再次与这些珍藏的回忆相遇时,已经成了二十多岁的成熟青年。而从小荧屏跃升到大银幕上的那些经典形象,仍然书写着不老的传奇。2007年3月23日,《忍者神龟》(TMNT)的电影版登陆美面到如今的三维动画,四个主角的立体感大大增强,而格斗、飞车的画面更是如潮袭来,眩目逼人。在美国,历来有当红明星为动画角色配音的惯例。这次投资方便请来了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凯文?史派西、章子怡等前来献声。影片首周票房超过2400万美元,对于一部投资3400万的中档制作算得上不错的战绩。不过,美国各路媒体似乎不大买帐,纷纷批评此片过于
“幼稚”。《综艺》撰文称“凯文?莫罗的剧本简直就像是为小朋友所写的德育教程”,而《好莱坞报道》更直言“陈词滥调的故事让人提不起一点兴趣”。没辙,动画电影早已不是孩子们的专属物了。
如今,媒体的目光都集中到了7月4日美国国庆日即将上映的《变形金刚》(Transformers)身上。和《忍者神龟》的小儿科相比,《变形金刚》则是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blockbuster)。不仅请来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勇闯夺命岛》《珍珠港》的烧钱大导迈克尔?贝更是倾情投入。《变形金刚》的动画电影版早于1986年便已问世,这次的版本则是“真人实景拍摄+3D CG技术”共同打造的写实版。由奥斯卡影帝强?沃特、约翰?托托罗、凯文?邓恩等一种大牌明星“配合”演出。而真正的“主角”大黄蜂、爵士、救护车和铁皮等汽车人则由通用汽车旗下知名车型雪佛兰、庞蒂亚克、悍马、GMC分别担当。这些车型具备的超强动能和极酷外形将为全球影迷们带来新的惊喜和享受。
《变形金刚》的诞生源自于1984年美日两国顶尖设计大师的合力协作。至今,全球的动漫产业也基本上被这两家垄断。与美国动画强调力量、速度、科技、威严的倾向不同,日本长期以来却是以“卡哇伊(可爱)”无敌天下。从我们小时候所最喜欢的《聪明的一休》《蓝精灵》《花仙子》到宫崎骏的《龙猫》《飞天红猪侠》概莫如是。如今,遍布北京街头的自动像片贴纸便是日本人的发明,而精美漫画、口袋怪兽、Hello Kitty更是热遍全球。正如日本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所言,
“卡哇伊
动漫电影:复古的新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