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小民:宏观调控应适当放宽.doc赖小民:宏观调控应适当放宽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赖小民,非常兴奋今天有机会站在这个论坛讲台上参加本次金博会论坛,并就有关题目发言。站在这个论坛非常亲切,2005年北京国际金融展览会开始到今天七年,论坛一年比一年办得好,范围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层次越来越高,已成为中外经济机构关注、研究金融题目的重要平台。这次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金融工作,贯彻落实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重要举措。
我记得我在北京银监局工作当党委书记的时候参与过论坛的发起,组织相干具体的工作,当时刘淇书记等决定组建和我们几个一行三会的四、五个同道共同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很多领导关心支持下把论坛弄起来了。我是北京第一届金博会主持人,时隔七年再回到这个论坛感觉非常亲切和兴奋。今天我借论坛发表三个观点,主题是创新中积极稳步推动中国金融业综合化的转型发展。
第一我国金融综合化发展现状和趋势。第二从中国华融的实践看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就有关发展方面提一点建议和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综合经营实在不是危机的主要缘由,金融监管相对金融创新的不足才是题目的关键所在,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非传统金融业务杠杆太高,在往杠杆化的进程中产生了系统性、活动性困难,进而影响到传统金融业务,并伤害至实体经济。这与综合金融模式优劣本身没有必定的联系。实际上发生金融危机的金融机构比如高盛、美林恰恰之前没有实现综合化的经营。而且很多国家还应用综合化经营政策坐位解决金融危机的手段,美国美(微博)洲银行吞并了美林投行,高盛由原来的纯洁投资银行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有相干研究发现金融危机过后银行综合化指数已回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因此对综合化经营刚刚起步的中国,我们没有理由停止综合化探索的步伐,而应当牢牢捉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种机遇,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成果,稳妥、积极的推动综合化金融探索布置。对我国金融机构而言,大力推动综合经营不但是解决银行等行业金融机构同质化竞争的需要,也是实现风险分散的需要,更是创新经营模式和提升经营效益的需要。因此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本身综合化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对我国金融业和金融机构延续发展、做强做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
综合经营在我国没有停止过探索,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等都在坚持。从这几方面来看,一是适应全球金融业综合发展趋势,中国应当更加积极稳妥的推动综合经营服务。面对全球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综合经营对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冲击,特别是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具有综合经营背景的外资金融机构纷纭进进中国市场,中国的金融监管政策逐渐出现松动,有灵活的调剂,并且打破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之间的壁垒。比如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贸易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答应贸易银行业务可以向证券行业延伸。又比如2003年12月新修订的《贸易银行法》答应贸易银行可以经营经国务院金融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在原《证券法》内容,证券业、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由银行、保险、信托业务机构分别设立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另有规定除外”的内容,这些政策的松动和调剂,实
赖小民:宏观调控应适当放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