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紫竹院——紫竹清韵
:油松——矮紫杉
·总体概述:该群落位于紫竹院的紫竹清韵,是一个以常绿植物为主的群落。通过抬升地形、路线引导、藏与露的方式,使一个本身很小的园子看起来有很大的空间,配以竹子与石景,增加了群落的意蕴。
·季相分析:除一株国槐外,其余全为常绿植物。春季该群落所有植物发出新叶,色彩以嫩绿为主,可观赏国槐的黄花;秋季可观赏粗榧、矮紫杉的果。
·林冠线分析:中央景观有地形的抬升,使林冠线形成优美的曲线,抬高后又能够突出油松的优美姿态,使视觉中心有景可看。
·空间分析:该群落是以常绿植物为主围合的半封闭式空间,群落中央是以常绿的乔、灌木为主,作为观赏及分割空间的重点,而包围在空间外层的大量旱园竹作为空间的围合。
·色彩分析:尽管该群落的常绿植物全为绿色,但他们本身的颜色属性也存在一些微妙的不同,随着季节的变化,颜色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从整体上看,中心区域的油松、粗榧的叶色较深,而作为背景围合的旱园竹色较嫩且浅,矮紫杉即东北红豆杉的叶色比较偏蓝。因此,周围的绿色偏暖作为背景和边界,烘托出中央的偏冷的绿色,突触了中央的景观。
群落:紫竹院——聆涛亭西侧
:油松——榆叶梅
·总体概述:该群落位于紫竹院,通过一座桥过河后迎面看见的有地形抬升的群落。该群落位于过桥后转向的转折点,作为紫竹院中的一个小景观节点,同时也起到引导道路的作用。
·季相分析:从该群落的植物配置可以看出,季相变化较为丰富。以常绿的油松作为背景,种植与抬升的地形高处;前方的灌木以榆叶梅和连翘为主,偶有常绿的大叶黄杨;地形的最低处作为草本花卉的展示区。因此,春季观赏连翘和榆叶梅为主,金叶绣线菊一直保持嫩绿色彩,而地处的花卉展示区可常年展示不同的花卉;冬季较低地形的植物全部落叶,留下背景保持常绿的油松林。
·林冠线分析:远处的林冠线较为平直,作为背景“低调”的衬托出前方的景观,而最中央的一株油松的顶部打破了背后整齐的林冠线,造型以天为界,突触其优美的造型。
·空间分析:该群落很好的利用地形的抬升,使景观的垂直结构丰富,在相同平面大小的基础上,增大了平面土地的利用率,在立面上丰富而有层次,使油松不仅能突触的处于最高处,其投影也不会影响下部喜光乔、灌木的生长。
·色彩分析:该群落前方是色彩多样的花卉,中部是开黄花的连翘和开粉红花的榆叶梅,后方是常绿的油松,整体色彩随季节变化较丰富。
·生态习性:油松、榆叶梅、连翘均为喜光植物,由于地形的抬升,
使郁闭度较大的油松的投影并不会影响下部的榆叶梅和连翘,因此它们长势都很好。
·不足及建议:该群落位于道路的正前方,作为道路必经之路的视觉焦点,所以配置需精心考虑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①但对于该群落,从植物的体量上看,榆叶梅作为下层的主景,与油松相比,体量差距过大,所以选择时应选择年龄较大的榆叶梅,才能与油松的体量相协调。
②地被层较缺乏,虽然有前方的草本花卉,但仍有大量土壤露出,显得该群落的植物很稀疏,所以地被层加入一些植物会更显丰富。
群落:中国农业大学某花园
:雪松——日本晚樱——芍药
·总体分析:该群落位于北京农业大学体育馆的西北侧,群落开花植物丰富,其内部空间有一定私密性,所以可作为学生休息、散步、交流的小花园。
·季相分析:该群落的季相变化丰富。小花园的南北两侧均连接道路,北侧以常绿的青扦与早春开花的落叶树种玉兰间植,保证了四季稳定而由有变化的景观。从花园整体来看,有种类多样的观花树种:如道路转角处的连翘、黄刺玫,群落的优势种日本晚樱,地被层芍药和月季;也有落叶后观姿的龙爪槐,种植于花园中每条小路的转角处;也有处于群落最上层的常绿植物:油松、雪松和旱园竹。常绿、落叶植物配置很丰富而富有变化。
·林冠线分析:该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水平结构丰富。日本晚樱作为该群落的优势种,与龙爪槐高度相似,形成较规整的林冠线,在立面上,南北的两株雪松高耸的从中间层的林冠线中突显而出,尽显其姿态,打破了背景建筑的呆板形态。
·色彩分析:由于该群落的观花植物很多,所以在色彩变化上也很丰富。随季节变化,周围一圈作为镶边的迎春先开花,然后北侧的玉兰、中央的优势种日本晚樱、地被层的芍药、牡丹和月季,随时间相继开花,使该花园花开不断。花园中央有常年异色叶的金叶女贞,周围也有常绿的植物。因此,该群落在色彩上是极为丰富的。
·生态习性:该群落最上层的植物并不多,只有两株国槐及两株雪松,因此中层喜光的灌木和小乔木并不会收到太多上层投影的影响,呈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最低层的植物也收到充足的阳光,生长良好。
群落:植物园曹雪芹故居
群落命名:垂柳——报春刺玫
·总体分析:该群落是
北林 树木学群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