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主要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研究。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有意义,极具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多种多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目前这种知识爆炸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创新人才所占的比例与社会发展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合作、创新等热点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校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我们决定以探索语文教学中“预学——合作——展示——检测”型教学模式为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1、“预学——合作——展示——检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影响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1、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学生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从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领悟、探索为主;从以学生“静听”
为主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为主;从“师→生”间的单项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生→本”的多向交流合作;从以学生机械学习为主转变为听、说、读、写多种练习活动的综合进行为主;从重视结论的掌握转变为重视对学习过程参与。
2、学生的教育目标:我们要以语文教学为切入口,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索,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一生受用。
3、通过研究构建新课程初中语文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结构及操作程序。
4、通过研究建立新课程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及评价。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建立“预学——合作——展示——检测”的语文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一个新型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教学模式,并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环节:明确目标——始读初悟——质疑探究——精读品悟——熟读积累——创新运用,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加强体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法。学习相关理论和专著,更新思想,提升研究的理念。
2、尝试法。向学生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思想去研究,作简单的尝试。
3、调查法。在尝试的基础上,教者注意调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的困难,在思维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4、典型法。树立全班在“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学习方面的典型,能以点带面,促进全班形成“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的特色。
5、跟踪法。通过对实验班级学生的跟踪了解,掌握实验的进展,并注意调整研究方案。
6、检查法。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分析实验的效果。
7、比较法。拿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作比较,充分体现实验的价值。
8、观察法。以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观摩。研讨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及方案的进展情况。
9、总结法。通过阶段性总结,调整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成果,撰写专题论文和《主课题报告》,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的做法。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 不断学习,反复研讨,提高科研素质
1、加强学习我们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感染这种精神,时刻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要让学生具有这种精神的,除了开展我们的实验研究以外,更主要的还是从我们的教师身上感知。因此,我们认为我们的教师首先就必须得具备这种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我们的研究。从哪儿着手呢?就从教师的学时就应该厚积,不断的学习。学习怎么开展课题研究,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一切有利于课题开展、学生发展的知识……为此,每学期开始,我们总是先召开课题组会议。一起学习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试验,如何整理素材等等。平时,经常性地学,为自己的试验提供有力的、新颖的理论依据;同时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课题研究以来,邀请了名教师来校作讲座、上课;自己学校老师上市级公开课,外出听课学习,这些活动不仅给教师们增加了学习的机会,增强了科研的意识,更是在试验课题的过程中多方听取宝贵意见,使课题不断深入开展。
2、成立课题组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磨课(实验课)、研课、上课、评课、作讲座等为主要活动形式。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两节课的时间,再忙,也抽一节课进行。几个学期来,从没间断过。课题研究至今,8人皆上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