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
2011-01-01 19:00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中心线长度:对存在弯曲量度差的钢筋,计算式与玩够增加长度中,有一部分不是当做圆弧计算,而是当做是直线来计算。【具体的参见:弯曲量度差的计算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 】
下料长度:是按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长度来计算的,因为弯曲后该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外包标注:简图尽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它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进行标注的,他有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具体见下图。
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并不改变,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按中心线的长度计算的。显然外包尺寸大于中心线长度,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我们称之为“量度差值”。
弯钩增加长度:当使用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时,有可能外包标注的长度没有弯钩按中心线长度增加的大,这样就存在一个实际下料长度和外包标注之间的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下料时应按外包标注所增加的长度,具体右图。
如上图90度弯钩,当按如下两种外包标注时其弯钩的计算方法不同
如果外包尺寸只标注L,那么就存在一个弯钩增加长度,即实际下料长度应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也就是钢筋垂直弯曲部分长度AB,加上90圆弧长度,再加上底部除圆弧部分的长度S,大于外包标注尺寸L,即AB+R+S与L的差值就是弯钩的增加长度。
如果外包尺寸标注L,L1,则这时的实际下料长度AB+R+S明显小于外包标注长度L1+L,这时L1+L与AB+R+S的差值就为弯曲量度差。
总结: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标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当90弯钩按第二种方法标注时,其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之和减去弯曲量度差,若按第一种方法标注时,则下料长度为外包之寸加上弯钩增加长度。因此不同的外包标注方法就会存在不同的钢筋下料计算方法。
弯曲量度差的计算
以下以弯心直径D=
弯曲90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其外包标注方法如上图,同时标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2(+d)=
中心线尺寸:(D+d)π/4=(+d)π/4=
量度差:-=
弯曲45度时的弯曲量度差(外包标注如下图,同时标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tg(45/2)=(+2d)=*=
中心线尺寸:(D+d)π45/360=*=
量度差:-=
对于弯曲量度差的计算,因为存在争议,对于135度和180的情况就不计算了,具体数值可参考标准
弯钩增加长度的计算(以上图180度,外包只标注L
钢筋下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